
雇船,租船。 宋 张师正 《括异志·陈靖》:“以公事忤郡太守,輒致所事而去,即日僦舟东下,隐於 叶山 。” 明 文徵明 《记冲丞俞公》:“将僦舟,而江水盛怒,声摇数十里,客舟布岸不敢动。”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 宋 嘉泰 时,行都大火,衙署垒舍民居皆尽,亙十餘里……百官僦舟以居。此尤火灾之大者。”
僦舟
僦舟是一个文言色彩浓厚的汉语词汇,由“僦”与“舟”组合而成,意为“租赁船只”。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解析其含义及用法:
合成词义:通过支付费用租用船只,多用于古代交通场景。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僦舟:租船。
例句:宋·陆游《秋夕书事》诗:“僦舟渡江涛,惴惴莫敢息。”
来源:上海辞书出版社,2011年,第7卷,第102页。
(注: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数据库)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僦:租赁。
例证:《史记·平准书》:“弘羊又请令民得入粟补吏,及罪以赎……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其僦费。”
来源:1998年版,第768页。
《辞源》(第三版)
僦舟:雇船。
引例:唐·柳宗元《岭南节度飨军堂记》:“舟车僦佣,悉归诸度支。”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1285页。
例:清·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商贾僦舟车以转运,官吏乘传符以巡行。”
现代汉语中,“僦舟”已极少使用,被“租船”“包船”等白话词汇取代,但仍见于历史文献研究或仿古文本创作中。
参考资料:
“僦舟”是古代汉语中表示租赁船只的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指“雇船”或“租船”,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租赁船只的行为。
“僦舟”多见于历史典籍,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但可通过文献了解古代交通、生活等方面的细节。
班鸠编织醭苔辰鉴冲劲儿词理杜门拂杓锢身衡纩户房昏霭昏腾腾监视户解韍絶壤可人磕头空造癞儿刺史类聚敛剥燐烂理头龙墀僇市慕志楠竹内宫鸟鼠同穴暖霭怒鼃鞶厉蟠络泡泡口香糖砰铿乒乒乓乓掊攻乾笔起稼青乾丧奠馓子失畴失道式廓手将收缩恕心殊状他志庭右吐白凤推校土木堡罅发下藩陷将小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