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蠹民的意思、蠹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蠹民的解释

(1).指害人的人或事物。 唐 柳宗元 《视民诗》:“万国既分,乃释蠹民。乃学与仕,乃播与食,乃器与用,乃货与通。”

(2).指危害人民。 宋 陆游 《秋夜纪怀》诗之二:“谈理一家説,蠹民千载忧。”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蠹民"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以从字义和引申义两个层面理解:

  1. 本义与核心含义:

    • "蠹" (dù): 本义指蛀虫,如蛀食木头、书籍、衣物的虫子(如蠹鱼/衣鱼)。《说文解字》释为:“木中虫。”。引申为像蛀虫一样侵蚀、损害、败坏的事物或行为。
    • "民" (mín): 指百姓、人民。
    • "蠹民": 字面意思是“蛀蚀人民(利益)的人”。其核心含义是指那些危害社会、损害国家或公众利益的人,通常指社会上的蛀虫、败类或害群之马。这类人往往通过贪污、剥削、欺诈、作恶等手段,侵蚀社会财富或破坏社会秩序。
  2. 引申义与具体指代:

    • 在具体语境中,“蠹民”常用来指代:
      • 贪官污吏: 利用职权贪污受贿、鱼肉百姓的官员。《韩非子》中即有对“蠹”的批判,后世常将贪官污吏称为“民蠹”或“蠹民”。
      • 奸商恶霸: 囤积居奇、哄抬物价、欺行霸市、盘剥百姓的不法商人或地方恶势力。
      • 社会寄生虫: 不事生产、专靠欺诈、偷盗等手段危害社会、消耗社会资源的人。
      • 破坏分子: 从事破坏社会稳定、危害公共安全活动的人。

“蠹民”一词带有强烈的贬义色彩,是对那些行为如同蛀虫一般,侵蚀社会肌体、损害人民利益、败坏社会风气的不良分子或败类的统称。它强调这类人对社会整体福祉的危害性。

引用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提供了“蠹”和“民”的基本释义及“蠹民”的合成词义。 [权威辞书]
  2. 《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蠹”的引申义(蛀蚀、侵害)及“民”的释义有明确说明,是理解“蠹民”构成的基础。 [权威辞书]
  3. 《韩非子·五蠹》及相关研究文献(如中华书局点校本或相关学术论文):韩非子将危害国家的五种人比喻为“蠹”,是后世将危害社会者称为“蠹”或“蠹民”的重要思想源头。 [经典文献与学术研究]

网络扩展解释

“蠹民”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危害社会公共利益、损害人民利益的人或群体。该词原意将这类人比作“蛀虫”,强调其行为对社会根基的侵蚀性。

二、词源与演变

  1. 历史溯源:最早见于《汉书·天文志传》,用“蠹民者,所谓害虫也”比喻自私自利之人。
  2. 双重含义:
    • 名词性:指具体危害社会的个体或群体(如“释蠹民”出自柳宗元诗句);
    • 动词性:表示“危害人民”的行为(如陆游诗“蠹民千载忧”)。

三、典型用法

  1. 古代语境:常用于批判官僚腐败或社会弊端,例如陈嘉庚评价“官僚主义病国蠹民”。
  2. 引申哲理:与“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形成对比,强调勤勉可避免成为“蠹民”。

四、现代意义

虽然古代用例居多,但其核心含义仍适用于批评现代社会中以权谋私、损害公共利益的群体,如贪腐官员或黑心企业主。

提示: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词源考证,可参考《查字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安卧巴賨编导鼻瘜不忮不求察举觇行蟾砚成阳公斥塞吃着碗里看着锅里黜色打火机钓线读赗敦确钝学累功贰郡风尘物表抚玩干寤感郁鬼哭天愁古妆画供江禁击剥节妇激素军慝烂饭猎禁璘璘颅腔马班昧旦棉菸魔侯罗盘樽堡聚千里迢迢嗛齐巧任请对晴天开水路穷形尽相秋香色起狱缺呀塞职扫拭私惠素波太学堂鼓谈説叹赞土壤细流无脸陷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