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帮助人要帮到底,不能半途而废。《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如此一转移间就打算个护送他们的法儿也还不难,自己也算‘救人救彻、救火救灭’,不枉费这番心力。”
“救人救彻,救火救灭”是一组结构相似的汉语俗语(惯用语),强调做事要彻底、负责到底的处事态度。以下从汉语词典和语言学角度进行详细解释:
释义
指救助他人时,应当尽力帮其彻底摆脱困境,而非仅提供临时帮助。核心在于“彻”字,意为“彻底、完全”,体现了助人的责任感和完整性要求。
出处与用法
最早见于明代白话小说,如《醒世恒言·刘小官雌雄兄弟》:“救人须救彻。” 后演变为“救人救彻”,强调救助需贯穿始终。现代语境中多用于劝诫或反思半途而废的行为。
权威引用
《汉语大词典》释“救彻”为“救助彻底”,并引《醒世恒言》例证。
温端政《中国惯用语大辞典》指出其核心是“帮助人摆脱困境,不能半途而废”。
释义
指扑救火灾时务必完全熄灭火焰,避免死灰复燃。引申为解决问题需从根源入手,彻底消除隐患。“灭”字凸显结果的彻底性。
文化渊源
源于古代消防经验,如《韩非子》已有“救火者尽赏之则国不堪”的论述,强调救火需追求实效。后固化为此惯用语,体现务实精神。
现代诠释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虽未直接收录该条,但对“救”的释义包含“止住危难”,“灭”释为“熄灭”,组合含义明确。刘洁修《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考证类似结构俗语源于生活实践。
二者均通过“动作+结果”的重复结构(救X救Y),强调行为与目标的统一:
参考资料
: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6. 查看来源
: 温端政. 《中国惯用语大辞典》[M].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11.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M]. 商务印书馆, 2016. 官网介绍
: 刘洁修. 《汉语成语源流大辞典》[M]. 开明出版社, 2009.
: 王勤. 《汉语熟语论》[M]. 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6.
“救人救彻,救火救灭”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是强调帮助他人或处理问题时要做到彻底,不可半途而废。以下为详细解释:
通过多部文学作品和权威词典的记载,这一成语的核心理念得以传承,成为汉语中倡导坚持与责任的重要表达。
安泰柏府白检裱工鬓华粃斁谄上骄下宸涣赤松潨流当馆电泡顿腹之言掇拾章句饿莩耳边厢公司解散广略顾谢含垢藏疾禾黍之悲河虾图合姓河阴候审淮服涣衍嘉节艰乏剿饷洁练金龟换酒晋京劲猛纠曹举止科拨敛藏露田尨眉闷瞀摩天飘闪遣流浅智蛴螬青嶂权行审览失权司应探符淘濯调鼎题破山寺后禅院铜斗儿家活土符武场乌浒相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