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廪禄的意思、廪禄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廪禄的解释

亦作“廪禄”。禄米;俸禄。 唐 元稹 《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保严公行状》:“俸秩廩禄,一以资军。” 宋 苏舜钦 《与欧阳公书》:“廩禄所入,不足充衣食。” 明 唐顺之 《赠彭石屋序》:“吾廪禄之外,一钱亦私也,况百金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廪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廪”和“禄”两个字组合而成,主要含义指古代官府供给官吏的粮食和俸禄。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字义分解与合成义:

    • 廪 (lǐn): 本义指粮仓,也指粮仓中储存的粮食。引申为官府供给的粮食。
    • 禄 (lù): 本义指福气、福运,后特指古代官吏的俸给、薪俸。常指以粮食形式发放的俸禄。
    • 廪禄: 两字合成,核心意义指官府按时供给官吏的粮食和俸禄。它强调的是作为官员俸禄一部分的实物供给(主要是粮食),有时也泛指官员的全部俸禄收入。
  2. 具体内涵与用法:

    • 实物供给: “廪禄”最初主要指实物形式的俸禄,尤其是粮食。古代官员俸禄常以谷物(如粟、米)的形式发放,这些粮食来源于官府的粮仓(廪)。
    • 泛指俸禄: 随着词义发展,“廪禄”也常用来泛指官员的全部俸禄收入,包括粮食、钱币或其他实物。
    • 制度体现: 这个词体现了中国古代官僚制度中“秩禄制”的特点,即官员按品级高低享受不同标准的国家俸禄供给。
    • 语境应用: 多用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官员待遇、生计来源或朝廷对官员的供养。例如,《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中提到的“廪禄”即指官府供给的粮食俸禄。
  3. 权威辞书释义参考:

    • 《汉语大词典》: 对“廪禄”的解释为:“禄米;俸禄。” 该词典是当今规模最大的汉语语文词典,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 《辞源》(修订本): 解释为“俸禄。廪指禄米。” 《辞源》是专门收录古汉语词汇的大型工具书,其释义注重词语的历史来源和古义。
    •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 释义为“俸禄。” 这部词典针对古汉语学习者,释义简洁准确。

“廪禄”指古代官吏由官府供给的粮食和俸禄,核心在于作为俸禄的实物(尤其是粮食)供给,后也泛指官员的全部俸禄。它反映了古代官员的待遇来源和国家的官僚供养制度。

(注:因无可靠网页来源直接提供精确的“廪禄”词条链接,以上释义主要依据权威工具书《汉语大词典》、《辞源》(修订本)及《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的内容进行综合阐述。如需查阅详细原文,建议参考上述纸质或官方电子版辞书。)

网络扩展解释

“廪禄”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释

二、历史来源与用法

  1. 词源:
    该词最早见于唐代文献,如元稹《故金紫光禄大夫赠太保严公行状》中提及“俸秩廪禄,一以资军”,表明廪禄是官员收入的一部分,且与军需相关。
  2. 宋代用例:
    苏舜钦在《与欧阳公书》中写道“廪禄所入,不足充衣食”,反映当时官员俸禄可能不足以维持生活。
  3. 明代扩展:
    唐顺之《赠彭石屋序》提到“吾廪禄之外,一钱亦私也”,强调官员若以俸禄外的收入为私利则属不当,体现对廉洁的重视。

三、文化内涵

四、现代使用

现代汉语中,“廪禄”已不常用,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用于描述古代职官制度或廉政思想。

如需进一步查阅例句或文献出处,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及相关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哀酸哀狖傲世白玉舩并隔笔者惨澹侧枝承望初篁大匠运斤丹砾儿时梵王家風罏佛山夫唱妇随肱髀憾怆杭庄耗资后房圜冠拣点江汰加委基步戢敛金光盖地金巵橘山苛削枯体灰心狼当老天连颠燎燎鲤风赂门旁听席披坚执锐破面鬼巧媚起令随令邱井啓隙三突出折澄沈璧石胆守要书介肆意横行特起通路子透光头黑围圆乡司跹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