骊邑的意思、骊邑的详细解释
骊邑的解释
古地名。在今 陕西省 临潼县 。《国语·晋语一》“ 献公 卜伐 驪戎 ” 三国 吴 韦昭 注:“ 驪戎 , 西戎 之别在 驪山 者也。其君男爵, 姬 姓。 秦 曰 驪邑 , 汉高祖 徙 丰 民於 驪邑 ,更曰 新丰 ,在 京兆 也。”
词语分解
- 骊的解释 骊 (驪) í 纯黑色的马。 传说中黑色的龙:骊珠。 并列:“骊驾四鹿”。 笔画数:; 部首:马; 笔顺编号:
- 邑的解释 邑 ì 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 古同“悒”,愁闷不安。 笔画数:; 部首:邑; 笔顺编号:
专业解析
骊邑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地理含义的词汇,其核心释义与古代地名直接相关。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及历史文献记载,其详细含义如下:
一、核心释义
骊邑指中国古代设置在骊山附近的城邑,后特指秦代设置的县名。其命名源于邻近的骊山(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境内)。
- 骊山:因古代骊戎族居此得名,或传说为骊龙所居之山。
- 邑:本义指人群聚居地,引申为城镇、封地或行政区划单位。
因此,“骊邑”的字面含义即“骊山脚下的城邑”。
二、历史沿革与地理定位
-
秦代设县
秦始皇十六年(公元前231年)置骊邑县,属内史管辖,治所在今陕西临潼区东北。
-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徙三万家丽邑”(“丽邑”即骊邑),可见其战略地位重要。
-
汉代更名
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因太上皇(刘邦之父)思念故乡沛县丰邑,遂仿其街巷布局改建骊邑,并更名为新丰县。
- 《汉书·地理志》明确记载:“新丰,骊山在南,故骊戎国。秦曰骊邑,高祖七年置。”
三、文化意义与文献佐证
- 地名溯源:骊邑的命名印证了古代以山川方位命邑的惯例,如《水经注·渭水》提及骊山与骊邑的地理关联。
- 历史事件:作为秦始皇陵(位于骊山北麓)的附属行政中心,骊邑是秦代营建陵寝工程的重要据点。
- 文学意象:后世诗文常以“骊邑”“新丰”指代帝王恩泽或乡愁寄托,如唐代温庭筠《过新丰》一诗。
参考文献
-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2021.
在线查阅
-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华书局点校本.
- 《汉书·地理志》,中华书局点校本.
- 《水经注疏》卷十九,杨守敬、熊会贞疏,江苏古籍出版社.
- 《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网络扩展解释
骊邑是古代地名,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释义
骊邑是秦代设置的县,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北阴盘城一带。其名称源于附近的骊山(《国语》记载为“驪戎”所在地),三国时期韦昭的注释提到“秦曰驪邑”。
二、历史沿革
- 秦代:属内史管辖,是秦始皇为管理骊山陵墓(如兵马俑)的修建者、设计者等专门设立的城市。
- 汉代:汉高祖十年(公元前197年)将骊邑更名为“新丰县”,并迁徙丰县民众至此,属京兆尹管辖。
三、地理位置与考古
- 位于今陕西省临潼区新丰街道附近,最新考古发现其公共墓地位于该区域,为研究骊邑具体位置提供了线索。
- 与骊山关系密切,骊山是古代西戎分支“驪戎”的聚居地。
四、其他引申含义
在文学语境中,骊邑偶被用作成语,比喻“繁荣美好的国家或地方”(如结合骊山与邑国的传说),但此用法较少见。
如需进一步了解骊邑的考古进展或历史细节,可参考搜狗百科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安堵如故暗时闇相班部跋语鼻涕虫碧霞元君博学宏才步步高升不尘捕掳不昧侧望赤拨驰志抽绎橱窗楚国梦褚五次相倒立雕废东箭南金泛滟俸绢腐殠附益公民权挂车胡蝶梦豁喇谏士谏争教灋机栝酒评鲁赵魁硕廉冒立木南门柳眉落井下石蹑冻偏安一隅抢收倾危其与让帝热肠古道蒐采唢呐套式腾猿天麟颓丧伟词我见犹怜无炊火遐明宪写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