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遭受祸害。《楚辞·招魂》:“上无所考此盛德兮,长离殃而愁苦。” 汉 刘向 《九叹·惜贤》:“ 晋 申生 之离殃兮, 荆 和氏 之泣血。”《文选·张衡<思玄赋>》:“行颇僻而获志兮,循法度而离殃。” 李善 注:“离,遭也。殃,咎也。”
"离殃"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多用于书面语或文学作品中,其含义可从字义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解析:
字义分解
合义:即"遭受灾祸",强调被动承受不幸的命运。
引申含义
在文学语境中常隐含命运悲苦、被厄运缠绕的深层意味,多见于表达对人生无常的慨叹(如屈原作品)。
《楚辞·招魂》
"帝告巫阳曰:‘有人在下,我欲辅之。魂魄离散,汝筮予之!’……巫阳焉乃下招曰:‘魂兮归来!去君之恒干,何为四方些?……归来兮!不可以久淫些。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雄虺九首,往来倏忽,吞人以益其心些。归来兮!不可以久淫些。魂兮归来!南方不可以止些……雕题黑齿,得人肉以祀,以其骨为醢些。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归来兮!恐自遗灾些。魂兮归来!君无下此幽都些……归来兮!恐自遗殃些。’"
(王逸注:"殃,祸也。言幽都地下,其土沉没,无涉之也。")
说明:此处"遗殃"与"离殃"义近,均指招致灾祸,反映古人对未知危险的畏惧。
《汉书·五行志》
"政悖德隐,厥风发屋折木……此皆离殃咎之象。"
指向:将自然异象与人事灾祸关联,强化"离殃"的天人感应色彩。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
释"离殃"为:"遭逢祸患",引《楚辞·七谏·怨世》"遭周文而舒志兮,曹子因离殃"为证。
注:此例中"离殃"指春秋时曹刿因谏言遭祸之事,凸显政治语境中的悲剧性。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明确标注:"离,通‘罹’",并举例《离骚》"进不入以离尤兮"佐证通假关系,间接支持"离殃"的释义。
参考资料
“离殃”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解析:
离殃(lí yāng)的核心含义是“遭受祸害”。其中“离”通“罹”,表示“遭遇、遭受”;“殃”指灾祸、不幸,合起来即指陷入灾祸或困境。
古代文献中的用法
该词多见于古籍,如《楚辞·招魂》中“长离殃而愁苦”,以及汉代刘向《九叹·惜贤》中“晋申生之离殃兮”,均以“遭受灾祸”为基本义。
现代引申义
部分现代词典(如查字典)补充其可引申为“摆脱灾祸或困境”,强调脱离不幸的能力。例如形容某人通过智慧逃离危险,或克服困难后重新振作。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例句,可参考《楚辞》《文选》等文献。
昂首阔步摆班白縠白鸾绫百响白眼相看半月变貌屏气薄夜不啻天地不图承弊刺臂打颤电压互感器调融跺抬酚醛塑料富宠缚舌交唇寡过谷士河灵花帐简洁伎苛痉风矜懻捐商练帛梁苑隋堤临览里选马骑镫密制磨古槃旋骐骥困盐车勤进虬钟权宦取索三宥上愿山珍海味声干扰省内衰悴思致诉说套套橐钥蜗角之争物鬼下笔如神闲逛销屈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