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部判的意思、部判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部判的解释

分别判处。《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以致山中虎狼食人,川中波涛溺人,有冥数不该不行分别,误伤性命的,多一一詰责,据案部判。随人善恶细微,各彰报应。”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部判"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并非独立收录的常见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单字释义及古代文献用例综合理解:


一、单字释义

    • 核心义:统属、分门别类。《说文解字》:"部,天水狄部。" 引申为官署机构(如六部)、分类单位(如部首)。
    • 文献例证:

      《汉书·艺文志》:"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指典籍分类)

    • 核心义:分开、裁决。《说文解字》:"判,分也。" 特指司法裁决(如审判)或文书签署(如判书)。
    • 文献例证:

      《周礼·秋官·朝士》:"凡有责者,有判书以治则听。"(郑玄注:"判,半分而合者。")


二、复合词解析

"部判"属文言复合结构,多见于古代公文语境:


三、近义辨析

  1. 部议:指官府集体商议决策(如《明史·职官志》:"凡大事廷议,部议")。
  2. 部断:强调官署的最终裁决(如《清会典·刑部》:"罪至死者,部断具奏")。

四、权威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未单列"部判",但收录"部"的"官署分类"义(第10卷,第106页)及"判"的"裁决"义(第2卷,第614页)[商务印书馆,2020]。
  2. 《古代汉语词典》:"判"条引《国语·晋语》"中判而复合"注:"判,分也。"(中华书局,2014)
  3. 《唐六典》研究:赖瑞和《唐代中层文官》详述唐代刑部"部判"流程(中华书局,2008)。

结论:"部判"属古汉语行政司法术语,指官府依职权对事务的分类审理与裁决,现代汉语已罕用。需结合具体文献语境理解,如《唐律疏议》《明清档案》中的官署裁决文书。

网络扩展解释

“部判”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分别判处,主要用于司法或案件处理语境中。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词义
    该词由“部”(意为分类、分门别类)和“判”(判决、裁定)组成,指根据案件性质或涉案人员的不同情况,进行区别对待的判决。例如《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提到:“据案部判,随人善恶细微,各彰报应”,即根据具体情节分别裁定。

  2. 应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司法文书或文学作品中,强调对复杂案件的分项审理或差异化处理。例如涉及多人犯罪时,根据罪行轻重、责任主次进行分别量刑。

  3. 常见误读
    需注意与“部首”概念区分。错误地将“部判”解释为汉字部首分类,实为混淆了“部”字的其他含义。正确含义应始终围绕司法判决展开。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司法术语或具体文献用例,可参考《二刻拍案惊奇》等古典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啀喍敝裘逼邪拨乱为治産床摛掞愁绝出人意瓷雕雌甲酖沈低趄敦恪烦惵方框扶义钢火耕学搆成宏观世界黄忠精辟九歌凯弟开雾睹天考取空门空谈快意困醉累害愣乎乎料丝凌欺没汩莫斯科保卫战母株逆封劈丢扑鼕钱癖钎栅七轮风气态壤界让贤三公山碑垧外胜代事在人为殊待数伤肆迹速率天子气亭佐铜龙门稳拍拍见世生苗箫局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