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秋凋 ”。秋日草木凋零。《晋书·乐志上》:“夫人受天地之灵,藴菁华之气,刚柔递用,哀乐分情,经春阳而自喜,遇秋彫而不悦。” 南朝 梁 江淹 《效阮公诗》之十五:“天道好盈缺,春华故秋凋。”
“秋雕”是一个汉语词汇,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发音:qiū diāo
结构:由“秋”(秋季)和“雕”(通“凋”,凋零)联合组成,属于描述性词语。
指秋季草木凋零、万物枯萎的自然景象,常用于描绘秋日的萧瑟与衰败,暗含季节更替的哀愁感。
词义延伸
使用场景
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古籍引用,可参考来源网页中的完整内容。
秋雕是一个汉字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分别是“秋”和“雕”。
“秋”的部首是禾,它有9个笔画;而“雕”的部首是隹,它有10个笔画。
“秋雕”这个词来源于古代文献,最早见于《古今图书集成·农艺总论》一书中。
繁体字:“秋”和“雕”的形状与简体字一样。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在有所不同。根据《康熙字典》的记载,在古时候,“秋”字的写法略有差异,字形较为繁复。而“雕”字的写法则与现在基本相同。
1. 秋雕栖息在高山上。
2. 这幅画中,画家生动地描绘了秋雕在天空中翱翔的场景。
秋景、秋风、秋月、秋水。
秋雁、秋燕。
春雕、夏雕、冬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