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桂的意思、柳桂的详细解释
柳桂的解释
牡桂(肉桂)的嫩枝。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木一·牡桂》:“其最薄者为桂枝,枝之嫩小者为柳桂。”
词语分解
- 柳的解释 柳 ǔ 落叶乔木或灌木,枝柔韧,叶狭长,春天开黄绿色花,种子上有白色毛状物,成熟后随风飞散,种类很多,有“垂柳”、“河柳”、“杞柳”等:柳条。柳絮。柳暗花明。 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姓。 笔画数:;
- 桂的解释 桂 ì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别称:桂剧。桂系军阀。 〔桂花〕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椭圆形,开白色或暗黄色小花,有特殊的香气,供观赏,亦可做香料,通称“木犀”;简称“桂”,如“金桂”,“桂子飘香”、“桂轮
专业解析
柳桂(liǔ guì)是汉语中对特定植物的传统称谓,主要具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植物学释义
指樟科樟属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的别称。其特点是:
- 形态特征: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幼枝略呈四棱形;叶互生,革质,长椭圆形,具离基三出脉;圆锥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果实椭圆形,紫黑色 。
- 分布与习性:原产中国南部(广东、广西、福建等地),喜温暖湿润气候,多生于海拔 500 米以下的山地或丘陵 。
二、药用释义
特指肉桂的干燥嫩枝,即中药“桂枝”:
-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
- 功效应用:
- 发汗解肌:用于风寒感冒表证(常配麻黄、白芍);
- 温通经脉:缓解寒凝血滞所致的痛经、关节疼痛;
- 助阳化气:治疗痰饮、水肿等阳气不足之症 。
- 典籍记载:李时珍《本草纲目·木部》载:“牡桂……其嫩枝皮半卷多紫,肉中皱起,肌理虚软,谓之柳桂” 。
语用说明
“柳桂”一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较少,多见于中医药文献或地方植物志。其命名可能源于肉桂幼枝细长柔韧似柳条,而香气类桂,故合称“柳桂” 。
参考资料来源
- 《中国植物志》第31卷(科学出版社)
- 《广东植物志》第6卷(广东科技出版社)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
- 《中药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 《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著)
- 《岭南采药录》(民国萧步丹著)
网络扩展解释
“柳桂”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与中药材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柳桂指牡桂(即肉桂)的嫩枝,属于中药材的一种。其名称来源于植物形态特征,因嫩枝细长柔韧类似柳条,故称“柳桂”。
2.来源与分类
- 植物来源:肉桂树的嫩枝,传统中医认为其药效较桂枝(肉桂的较粗枝条)更温和。
- 文献记载: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牡桂》提到:“其最薄者为桂枝,枝之嫩小者为柳桂”。
3.用途与特性
- 药用价值:柳桂在中医中常用于散寒解表、温通经脉,多用于风寒感冒或调和气血的方剂。
- 形态特征:枝条细小柔韧,表皮薄且香气较淡,区别于较粗的桂枝。
4.相关字义补充
- “柳”:原指柳树,此处形容枝条细长。
- “桂”:可指桂花树或肉桂树,此处特指肉桂。
“柳桂”是中药术语,专指肉桂的嫩枝,兼具植物形态描述与药用功能属性。如需进一步了解其炮制方法或具体药方,可参考《本草纲目》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白昌悲梗缠商骋効葱昽大明湖盗法雕霞顶名冒姓多感鹅溪绢恶言恶语发策翻澜飞阁管教官婿海警海路横抢武夺花诏虎瘦雄心在架鼇江都击电奔星几端积火禁火劲正癞葡萄连珠寨林霏柳营花市禄儿漫弥梅花大鼓门前人木皮散人脑瓢儿纳宜浓皂水拍案叫绝迫截婆然乾仪情胆睿岳圣仪申好失声爽言水莲属心跳脚团扇歌脱却万物芜劣霞矫小公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