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发策的意思、发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发策的解释

(1).发出策问。古 * 试把试题写在策上,令应试者作答,称为策问,简称策。《汉书·公孙弘传》:“上乃使 朱买臣 等难 弘 置 朔方 之便。发十策, 弘 不得一。” 颜师古 注:“言其利害十条, 弘 无以应之。”《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主文者侍中 刘霄 ,故 辽 官,降於 金 ,愤 宋 助伐 金 ,发策,问 宋上皇 无道, 少帝 失信,举人承风旨,极口詆毁。”

(2).指所发出的策问。《宋史·道学传二·尹焞》:“尝应举,发策有诛 元祐 诸臣议……不对而出。”

(3).发动策划。《后汉书·郅恽传》:“方今镇、岁、荧惑并在 汉 分翼、軫之域,去而復来, 汉 必再受命,福归有德。如有顺天发策者,必成大功。”

(4).拨动占卦用的蓍草。指占卜。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故太卜、太祝,共居宫府之中,铸言必坚,发策尤秘,敷陈古往之训,调剂穷变之局,世説有本,取信自徵。”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发策”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1. 发出策问(古代考试形式)
    指古代科举或考试中,主考官将试题写在“策”(竹简或木简)上,让考生作答。例如《汉书·公孙弘传》记载,汉武帝曾通过“发十策”考察官员能力。宋代《宋史》中也提到尹焞因不满试题内容而拒答的典故。

  2. 指代试题本身
    引申为考试中发出的题目内容。如《宋史·道学传》提到考生因“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而选择弃考,这里的“发策”即指试题。

  3. 发动策划
    用于描述谋略或行动的筹划。例如《后汉书·郅恽传》中“顺天发策者,必成大功”,强调通过占卜顺应天意来策划大事。

  4. 占卜行为
    古代指拨动蓍草进行占卜,属于预测吉凶的方术。这一用法在《后汉书》等文献中可见。


使用场景
该词多用于历史或文学语境,描述古代科举、谋略策划或占卜活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典文献时需注意其多义性。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宋史》等史书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标题:发策 段落1:发策的意思

发策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指提出决策或制定计划。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的部首是“发”字部首,右边的部首是“策”字部首。

段落2:拆分部首和笔画

“发”字部首是由“又”和“弓”两个简单的汉字组成。它代表了手的形状,表示发出、动作的意思。而“策”字部首是由“⺮”字形构成,代表竹子的形状,表示计划、策略的意思。

段落3:来源和繁体

“发策”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最早出现在《诗经·邶风·褰裳》之中。在繁体中,“发策”字仍然保留着其原始形态,没有发生太多改变。

段落4: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发策”字是以篆书的形态存在的。篆书是古代中国的一种文字书法形式,比现在的楷书要古朴一些。

段落5:例句

1. 在公司的重要会议上,经理提出了一些发策,以解决当前的问题。

2. 他在竞选时提出的发策受到了大家的赞同。

段落6: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

组词:发挥、发动、发扬。

近义词:计策、方略。

反义词:听任、袖手旁观。

别人正在浏览...

贝夹豳风图禀堂袯襫采庸餐毡钗子趁时趁节初载初中从兹促管撮取丹梯德谟克拉西电气灯梵树非得轧朋友功令后里头滑汏教练进扫寖远祭七居间可逆反应控阋寇仇口钳鹍翔离杯埒垣罗纹石眉梢面桶迷登弄性尚气女权盼盼女偏特篇统破瓜泼剌货漆布审问神耀水米桃花人面挺脱同符合契宛丘晩市猬兴问官稳平涎瞪仙造笑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