凛厉的意思、凛厉的详细解释
凛厉的解释
犹凛冽。 清 陈梦雷 《西郊杂咏》之一:“寒日惨无光,朔风何凛厉。”
词语分解
- 凛的解释 凛 ǐ 寒冷:凛冽。凛凛。 严肃,严正有威势:凛然。凛若冰霜。 笔画数:; 部首:冫; 笔顺编号:
- 厉的解释 厉 (厲) ì 严格:厉禁(a.列队警戒;b.严厉的禁令)。厉行(妌 )节约。 严肃:严厉。声色俱厉。 凶猛:厉害。雷厉风行。色厉内荏。 磨,使锋利:厉兵秣马。再接再厉。 古同“疠”、“癞”,恶疮。
专业解析
“凛厉”是一个形容词,用于形容一种令人敬畏、严肃且带有锋芒的严厉状态或气势。它融合了寒冷刺骨与威严迫人的双重意象。具体释义如下:
-
基本释义:
- 形容寒冷刺骨且猛烈: 指寒气逼人,极其寒冷且带有一种强烈的、令人不适的冲击感。例如:“北风凛厉”。
- 形容态度、神色、言辞等严肃而锋利: 指人的神情、语气或作风极其严肃、冷峻、不留情面,带有一种令人畏惧的威严和压迫感。例如:“目光凛厉”、“言辞凛厉”。
-
词源与结构分析:
- 凛 (lǐn): 本义指寒冷,如“凛冽”、“凛冬”。引申义为严肃、严厉、令人敬畏的样子,如“凛然”、“大义凛然”。它传递出一种冷峻、不可侵犯的威严感。
- 厉 (lì): 本义指磨刀石,引申为“磨砺”,进而有“猛烈”、“严格”、“严肃”、“凶猛”等含义,如“严厉”、“厉声”、“雷厉风行”。它强调一种刚硬、锐利、不留余地的特质。
- 凛 + 厉: 两个字组合,“凛”奠定了寒冷或威严的基调,“厉”则加强了这种状态的强度、锋芒和压迫感。因此,“凛厉”比单独的“凛”或“厉”更具冲击力,形容一种既冷峻逼人又锋芒毕露、极具威慑力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自然环境: 主要用于形容极其寒冷且伴有强风等恶劣天气,强调其严酷性。 (例:凛厉的寒风扫过荒原。)
- 人文领域: 常用于描述人的表情(目光、神色)、语气(声音、言辞)、气势、作风或批评、审视等。强调其令人望而生畏、不敢接近或反驳的严肃、冷峻和锐利。 (例:法官用凛厉的眼神扫视着被告;他的批评十分凛厉,直指要害。)
“凛厉”的核心含义在于“寒冷严酷” 和“威严锋利” 的结合。它描述的是一种带有强烈冲击感和威慑力的状态,无论是自然界的严寒,还是人为表现出的严肃态度,都给人一种冰冷、尖锐、难以抗拒的压力感。
参考资料: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6).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北京:商务印书馆. (该词典作为规范现代汉语词汇的权威工具书,对“凛厉”一词的释义具有标准参考价值。)
-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1990). 《汉语大词典》.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这部大型历时性汉语词典,详细收录了“凛”和“厉”的丰富义项及其组合“凛厉”的含义,提供了词源和用法上的深度解析。)
网络扩展解释
“凛厉”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从多个角度对其含义进行解释:
一、基本含义
拼音:lǐn lì
核心释义:形容寒冷刺骨或气势威严。
- 自然气候层面:指寒冷、凛冽的状态,如“朔风凛厉”。
- 人物气质层面:形容神态严肃庄重,带有威严感(此用法较少见,部分词典提及但权威性存疑)。
二、出处与用法
-
经典出处
出自清代陈梦雷《西郊杂咏》:“寒日惨无光,朔风何凛厉。”此处形容寒风刺骨,属于气候层面的典型用法。
-
现代用法
主要用于书面语境,描述极寒天气或冷峻氛围,例如:“北方的冬夜,寒风凛厉。”
注:形容人物神态时需谨慎,建议优先采用“凛然”“威严”等更通用的词汇。
三、相关辨析
- 近义词:凛冽、寒冷、肃杀(气候层面);威严、肃穆(气质层面)。
- 反义词:和煦、温暖、柔和。
四、总结
“凛厉”本义强调自然环境的严酷寒冷,清代文献为权威用例;个别词典扩展至形容人的威严气质,但缺乏广泛权威支持。使用时建议结合具体语境,优先参考其气候相关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璧避谤碧螺宾来如归驳脚不率不三不四铲头阐蛙赤侧船形屋大洽垩室恶言厉色奉畜风霾膏泽公安派鬼剃头过数汉都胡揑怪奸讹夹弄僭竖教刑谨干进猛尽人皆知进说锦帏沮尼炕阳考功勑身立地成佛陵骞美实片善僻浄牵牵扯扯千乘万骑倾斜搉估师模使羊将狼售卖顺俗绥和逃佚跳级童牛角马通秀腿洼子屠酥猥大享受纤细笑笑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