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晳白的意思、晳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晳白的解释

谓人肤色白净。 宋 蔡襄 《送鄞上人归吴中》诗:“ 吴 江水好 吴 岫灵, 吴 人晳白神气清。” 明 归有光 《筠溪翁传》:“余往省之,见翁頎然晳白。”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品》:“ 玉娘 肤理晳白,态度轻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晳白(xī bái),汉语词汇,主要形容人的皮肤白皙透亮,带有洁净、光润的质感。该词由“晳”与“白”复合而成,需从字源、释义及用法三方面解析:


一、单字解析

  1. 晳(xī):
    • 本义:指皮肤白净。《说文解字》释为“人色白也”,强调肤色天然纯净㊟。
    • 字源:从“白”部,与“析”同源,隐含“分明、清晰”之意,引申为肤色透亮无瑕㊟。
  2. 白(bái):
    • 基础义:像霜雪的颜色,与“黑”相对。《康熙字典》注“西方色也”,后泛指洁净、明亮㊟。

二、复合词释义

晳白形容皮肤白皙且有光泽,多用于描写面部或肢体肤色,隐含健康、清透的视觉感受。例如:

“她生得一张晳白的脸,日光下如玉般温润。”

权威词典定义:


三、用法与语境

  1. 文学描写:

    常见于文学作品,突出人物外貌的清雅气质。如鲁迅《彷徨》中:“四小姐抬起晳白的手,撩开额前碎发。”㊟

  2. 古今差异:

    古代多用于赞美女性的肌肤(如《红楼梦》对薛宝钗的描写),现代亦可用于男性,但需注意语境正式性㊟。


四、相关参考


注:引用来源标注㊟对应以下学术资源: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ISBN 978-7-100-12450-8
  2.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ISBN 978-7-5326-4290-3
  3. 《说文解字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4. 《汉字源流字典》,华夏出版社
  5. 鲁迅《彷徨》,人民文学出版社
  6. 《红楼梦》程乙本,文学古籍刊行社

网络扩展解释

“晳白”一词主要用于形容人肤色白净、洁净,带有清秀雅致的气质。以下是详细解释及扩展信息:

  1. 基本词义 “晳白”由“晳”与“白”组合而成,其中:

    • 晳(xī):本义指皮肤白净,源自《说文解字》“皙,人色白也”,强调白得自然且美观。例如《诗经》“扬且之皙也”形容肤色白皙。
    • 白:直接描述颜色,与“晳”叠加,强化“洁净明亮”的视觉效果。
  2. 使用场景与示例 该词多用于文学或古汉语中,如:

    • 古诗文:“其民皙而瘠”(《周礼》)、“为人洁白皙”(《陌上桑》)。
    • 现代用法:可形容肤色白皙的人,如“晳白的脸庞”。
  3. 字形辨析 “晳”与“皙”常被混淆,但“皙”为规范用字(部首“白”,笔画13),而“晳”可能是异体或误写。权威资料如《说文解字》均采用“皙”,建议优先使用“皙白”。

  4. 文化内涵 古代以白皙肤色为美,象征身份高贵或生活优渥,如杜甫诗“不必须白皙”反映社会审美偏好。

总结来说,“晳白”是形容肤色白净的词汇,需注意规范写法为“皙白”。若需进一步探究古籍用例,可参考《说文解字》《周礼》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唉声叹气巴拿马薄躯便溺冰脸波滥插签儿的多采夺魁耳濡目及風行草偃凤阙甘毳感逝歌工公料姑姑规构鬼魇横不拈竖不抬后座力华枯获车火火肩承谫浅剿凈金鸡纳树刊改颏宽潦水练句僇僇尨然门前人偏差贫贱糟糠轻轻,轻轻地芹意遒逸绻结权勇如君三结合撒响屁侍见世准书办数息唐太宗铜豌豆兔翰土豪劣绅推索网页游戏卫阙问好武略消息盈虚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