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安劝的意思、安劝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安劝的解释

安抚勉励。《书·顾命》:“柔远能邇,安劝小大庶邦。” 孔 传:“言当和远又能和近,安小大众国,劝使为善。” 孔颖达 疏:“於彼小大众国,皆安之劝之。安之,使国得安存;劝之,使相劝为善。” 唐 韩愈 《顺宗实录一》:“恪慎于厥躬,祗勤于大训,必能诞敷至化,安劝庶邦。”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安劝"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语词汇,属于古语用法,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其核心含义可拆解为:

  1. 基本释义:

    • 安: 此处取其“安抚、安定、使平静”之意。
    • 劝: 此处取其“劝勉、劝导、鼓励”之意。
    • 合义: “安劝”意指通过安抚、慰藉的方式来进行劝导、勉励。它强调的是一种温和、体贴、以安定对方情绪为前提的劝说方式,旨在使对方更容易接受劝导,从而达到鼓励或引导的目的。区别于强硬的命令或严厉的批评。
  2. 深层内涵与用法:

    • 侧重方式: 强调劝导过程中的“安抚”手段。劝导者需先体察对方的心境,平息其不安、抵触或消极情绪,营造一个易于接受建议的氛围,再进行劝导。
    • 目的导向: 最终目的是为了“劝”,即引导对方向善、改正错误、接受意见或采取积极行动。安抚是手段,劝勉是目的。
    • 语境应用: 常用于描述上级对下级、长辈对晚辈、或处于劝导者地位的人,对处于困境、情绪低落或有抵触心理的对象进行劝导的场景。例如,古籍中可能用于描述君王安抚劝勉臣民、长辈安抚劝导后辈等。
    • 与现代词汇的关联: 其含义与现代汉语中的“抚慰劝导”、“宽慰勉励”、“安抚并晓之以理”等表达相近。
  3. 权威词典释义参考:

    • 《汉语大词典》: 对“安劝”的解释为“安抚劝诫”。该释义精炼地概括了其核心动作:先“安”(安抚),后“劝”(劝诫/劝导)。来源:《汉语大词典》(第3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ISBN 7-5432-0013-9, 第 1023 页。
    • 《辞源》(修订本): 虽未直接收录“安劝”词条,但对“安”的释义中包含“安抚,安定”,对“劝”的释义包含“勉励,奖励”和“劝告,劝说”。其组合逻辑支持“安抚劝导”之意。来源:《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
    • 古代文献佐证: 清代学者王念孙在《广雅疏证·释诂一》中提到:“安,抚也。” 并在相关条目中涉及劝勉之意,虽非直接解释“安劝”,但为理解其构成提供了依据。来源:[清]王念孙《广雅疏证》。

“安劝”是一个古语词,意指通过安抚、慰藉的方式来进行劝导和勉励。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劝导艺术中注重方式方法、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的特点,强调在对方情绪稳定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引导和鼓励。在现代语境中,其内涵常融入“抚慰劝导”、“耐心开导”等表达之中。

网络扩展解释

“安劝”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安劝(拼音:ān quàn)指通过安抚与劝慰的方式使人心情平静,并勉励其积极面对困境。核心含义是「安抚勉励」。


二、字词结构解析

  1. 「安」:意为安定、平静,此处指通过语言或行动使他人情绪稳定。
  2. 「劝」:包含劝告、鼓励之意,强调用温方式引导他人走出困境。 二者结合,体现心理安抚与行动激励的双重作用。

三、古典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尚书·顾命》:“柔远能迩,安劝小大庶邦。” 孔传注疏解释为“安小大众国,劝使为善”,即通过安抚与劝导使邦国和谐。唐代韩愈《顺宗实录》中也有类似用法,如“安劝庶邦”。


四、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在他人遭遇挫折、焦虑或冲突时,通过言语宽慰和正向激励帮助其恢复平静。例如:


五、相关词汇

近义词:劝慰、抚慰;反义词:激怒、挑唆
提示: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用法,可参考《尚书》及唐代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白鸦牓卖悲剥薜荔必需品波涛汹涌采录重头床寝出拐怠斁胆慑董齐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樊橑繙纡芬苾丰荣訽哗拐门龟鹤轨训横波澒蒙喉韵化化牋虎柝槚楚江南三绝嚼笔姣人警事境阈集散卡秋莎科降苦竹灵乩六官免徒复作泥垢拍然片霎嵌金阡兆青芒岂特取别软轮塞卢斯野生动物保护区山岳崩颓世贯试行手教胎食贪墯跳躂岧崹头正笑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