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刑狱。 唐 欧阳詹 《怀州应宏词试片言折狱论》:“大则性命,必有鈇锁之寃焉。”
“鈇锁”是古代汉语中与刑具相关的复合词,由“鈇”和“锁”两部分构成,其含义可从字形、字义及历史用法展开分析:
一、单字释义
鈇(fū)
据《汉语大词典》,“鈇”指古代斩人的刑具,形如铡刀。《说文解字》释为“斫莝刀”,即用于铡草的刀具,后引申为刑具。例如《汉书·项籍传》载“孰与身伏鈇质”,其中“鈇质”指刑具的砧板。
锁(suǒ)
本义为金属制成的链状束缚器具,如门锁、枷锁。《广韵》注“锁,铁锁”,《正字通》进一步解释为“以环纽相勾连,扃固门户之器”,后亦指刑具中的铁链。
二、复合词“鈇锁”的涵义
“鈇锁”并非现代常用词汇,但在古代文献中可指代两种刑具的组合:
三、文化背景与演变
汉代以后,“鈇”作为刑具逐渐被“铡刀”替代,而“锁”从实用工具演变为刑罚符号。唐宋文献中“鈇锁”多用于强调司法权威,明清时期该词使用频率降低,现代汉语中仅存于历史研究领域。
(注:参考来源为《汉语大词典》《说文解字》《资治通鉴》《唐律疏议》等权威典籍,因无公开数字资源链接,此处仅标注文献名称。)
“鈇锁”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fū suǒ,主要用于古代文献中,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含义
“鈇锁”指代刑狱,即与刑罚、监狱相关的制度或场所。其中:
文献例证
唐代欧阳詹在《怀州应宏词试片言折狱论》中写道:“大则性命,必有鈇锁之寃焉”,意为重大案件常涉及刑狱冤屈。
该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不常见,多出现在历史文献或学术讨论中。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刑罚体系,可参考《唐律疏议》等典籍。
如需查询其他生僻词,可访问权威词典网站(如来源)获取更多信息。
保傅弼教柴桑门城壍诚壹痴男子悴荒存劳当巡刀过竹解盗嫂受金灯影簟子低柔泛拚范准風樹辅颊赶摆高弦汞砂关木孤蓬自振鼓湍汗淋淋黄鱓角觝社交纳谨孚静字禁钟跼促孔林筐筥婪肆牢圄狸鼬麻雀战煤面煤气梅夏蒙珑内刚平治晴熏驱斥色尘生产工具书格説诳死丕丕私室司刑松径童粱王赫望絶诬服闲踢蹬贤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