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窘迫。《文選·枚乘<七發>》:“汗流沫墜,寃伏陵窘。” 李善 注:“陵,猶促也。《説文》曰:‘窘,迫也。’”
“陵窘”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líng jiǒng,其核心含義為窘迫、處境尴尬。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釋:
“陵窘”一詞通過“陵”的緊迫性與“窘”的困頓感,生動刻畫了人在壓力或突發情境下的狼狽狀态。其古典出處和現代用法均聚焦于心理或處境的壓迫感,適用于文學描寫或日常表達。如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深入解析,可參考《漢典》《查字典》等來源()。
《陵窘》又稱為《靈犀腳印》或者《策名犀》, 是雜劇《石鼓文·羅刹戲》中神秘的文字符號。本義為“陵襲,窀壓”,意指墳墓受到壓迫。這個詞在現代漢語中常用來形容困窘、為難等含義。
《陵窘》的拆分部首為“阜”和“穴”,拆分筆畫為10畫。
《陵窘》最早出現在南朝宋大文學家劉義慶所著的《世說新語》一書中。在該書的“風采”章節中,有一則故事描述了劉備的幾個妻子之間的争鬥。其中,一位戲曲演員被劉備的妻子猶豫不決的态度所束縛,形容自己處境為“陵窘”。從此,《陵窘》一詞開始在文學作品中廣泛使用。
《陵窘》的繁體寫法為「陵窘」。
《陵窘》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陵窘」。
1. 他在這個新工作崗位上感到很陵窘,因為他缺乏相關的經驗和技能。
2. 這位演員在舞台上突然忘詞,現場氣氛變得非常陵窘。
1. 陵園:指墳墓的園地。
2. 窘境:形容困窘或困境的狀态。
3. 陵谷:指在山陵之間的谷地。
4. 窘迫:形容困苦、窘困的狀況。
1. 困窘
2. 困擾
3. 難堪
1. 寬松
2. 舒暢
3. 暢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