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泛指粮食。《管子·轻重乙》:“故五穀粟米者,民之司命也;黄金刀布者,民之通货也。”《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 宋 曾巩 《唐论》:“行之数岁,粟米之贱,斗至数钱,居者有餘蓄,行者有餘资。”
(2).小米。 唐 杜甫 《忆昔》诗之二:“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二·粟》:“粟米,即小米。﹝气味﹞咸,微寒,无毒。”
(3).九章算术之一。古代粮食交易的计算方法。《周礼·地官·保氏》“六曰九数” 汉 郑玄 注:“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 孙诒让 正义:“粟米,以御交质变易。”
粟米是汉语中一个多义词,其核心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粟米指禾本科植物粟的种子,脱壳后称为小米()。古代泛指粮食作物,《九章算术》中曾作为计量单位出现。
含丰富蛋白质、维生素(B族为主)及钙、铁、锌等微量元素,胚芽中脂肪含量高达52%()。适合煮粥或制作面食,具有健脾养胃功效。
中医认为其性凉味甘咸,能:
在姓名学中象征生命力与丰收,体现力量与积极精神()。古语“五谷杂粮,谷子为首”反映其历史地位()。
提示:不同地区对“粟米”的指代或有差异,部分方言中可能泛指玉米,需结合语境判断。
《粟米》一词指的是一种主要用作食物或饲料的植物,也称为玉米。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谷物作物之一,广泛种植于许多国家。
《粟米》这个词的部首是“米”,共有5个笔画。
《粟米》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代,人们常用“粟”这个字来表示“谷物”,如稻谷、小麦等。而“米”则是指成熟的稻谷。因此,将“粟”和“米”合并在一起,表示的就是成熟的谷物,即玉米。
《粟米》这个词的繁体是「粟米」(读音:sù mǐ)。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会有一些差异。古代对于《粟米》一词的写法可以是「粟」和「米」,其中「粟」指的是植物的谷粒,“米”则表示成熟的谷物。将两个字合并在一起,表示着成熟的谷物,即玉米。
1. 我们今晚的晚餐上有新鲜的粟米。
2. 农民们用粟米来喂养家禽和牲畜。
粟米饼、粟米糊、粟米煮饭、粟米面包、粟米沙拉。
玉米、谷米。
小麦、稻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