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在马背上驮运的东西。也指背上驮着东西的马。 艾芜 《野樱桃》:“赶马人和马驮子,陆陆续续地走动,尾在后面。”《南京日报》1992.6.14:“马驮子已抬下一阵子了,但十匹马还在冒着热汗。”
“马驮子”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解析:
字面意义
拼音与结构
比喻义
因马匹驮物时行动迟缓,该词衍生出形容人做事拖沓、效率低下的用法,例如:“他做事像马驮子一样慢。”
文学与生活实例
“马驮子”既指具体的运输工具或货物,也可通过比喻表达对行动迟缓的批评。其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常见于描述传统运输方式或口语化表达中。
《马驮子》是一个常见的成语,指的是骡子背着东西,比喻人背负重担。
《马驮子》的拆分部首是马马,笔画数为10。
《马驮子》是汉字组成的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农耕生活中人们对农业和运输的经验总结。
繁体字写作「馬馱子」。
在古时候,马驮子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基本上形态相似。
他带着家人的期望,肩负起了家庭的重担,成了一名真正的马驮子。
1. 组词:背负重担,徘徊不决,锦上添花。
2. 近义词:肩负重任,背井离乡,一人难挑大梁。
3. 反义词:轻松自在,无忧无虑,自由自在。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