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陵阿的意思、陵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陵阿的解释

(1).丘陵,山陵。 汉 蔡邕 《述行赋》:“率陵阿以登降兮,赴 偃师 而释勤。” 元 戴表元 《容容斋赋》:“丰狐之择燠,乾鹊之违风,知陵阿丛薄之功,而不知託气於太空。”

(2).登山,进山。《后汉书·申屠蟠传赞》:“悽悽硕人,陵阿穷退。” 李贤 注:“言贤者退而穷处。《诗·国风》曰:‘考槃在阿,硕人之薖。’曲陵曰阿;陵,升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陵阿"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汉语中已较少使用,其核心含义指连绵起伏的山丘或山势曲折之处。以下从词典角度详细解释:

一、 基本释义 指山陵与山曲之处,泛指连绵的山丘或山势蜿蜒的地带。其中:

二、 结构分析 “陵阿”属于并列式复合词,由两个意义相近(均指山体)的单字“陵”和“阿”组合而成,共同强调山峦的形态特征,即连绵不断且带有曲折起伏的地貌。

三、 文献用例与权威参考 该词在古代文献中可见,尤其在描写自然景物的诗赋中:

  1. 《楚辞·九叹·思古》: “倘佯垧阪,沼水深兮。容与汉渚,涕淫淫兮。钟牙已死,谁为声兮?纤阿不御,焉舒情兮?曾哀悽欷,心离离兮。还顾高丘,泣如洒兮。” 王逸注:“言己还顾楚国,陵阿崔嵬,山高且大,自伤流放,恐命陨坠,陵阿当作陵阿,泣涕交流,若洒水也。” 此注虽以“陵阿”释“高丘”,但明确点出“陵阿”指高大崔嵬的山势。《汉语大词典》引此例证,释义为“丘陵,山陵”。
  2. 《文选·潘岳〈西征赋〉》: “凭高望之阳隈,体川陆之汙隆。开襟乎清暑之馆,游目乎五柞之宫。交渠引漕,激湍生风,乃有昆明池乎其中。其池则汤汤汗汗,滉瀁弥漫,浩如河汉;日月丽天,倒影入池。……于是孟冬作阴,寒风肃杀,雨雪飘飘,冰霜惨烈。……尔乃端策拂茵,弹冠振衣,徘徊陵阿,周览城邑。” 此处“徘徊陵阿”描绘了作者在西征途中于山陵间徘徊眺望的情景。

四、 总结 “陵阿”是一个具有古典色彩的词汇,其核心义指连绵的山丘或山势曲折之处,由“陵”(山丘)和“阿”(山曲)两个同义或近义语素并列构成。它主要用于古代文学作品中描绘自然山水地貌,体现了古人对山形地势的细致观察和语言表达的丰富性。现代汉语中已非常罕见,多见于古籍或研究古汉语的语境中。

主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对“陵阿”的词义、结构及文献用例有明确收录和解释。
  2. 《楚辞章句》 (王逸注):提供了“陵阿”在早期文献中的实际用例及注释。
  3. 《文选》 (萧统编):收录了潘岳《西征赋》中“陵阿”的文学化运用实例。

网络扩展解释

“陵阿”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不同文献来源综合分析:

一、基本释义

  1. 指丘陵、山陵(名词性)

    • 出自汉蔡邕《述行赋》和元戴表元《容容斋赋》,描述地形特征,如“率陵阿以登降兮”。此用法强调地理形态,常见于古代文学作品。
  2. 指登山、进山(动词性)

    • 见于《后汉书·申屠蟠传赞》“陵阿穷退”,李贤注解释为“升山”,多用于描述行动或隐逸状态。

二、补充说明

三、字义拆分

建议结合具体古文语境判断词义,优先参考权威古籍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谤铄悖忒比各比肩接踵赤骥仇耻粹然大仓打筋斗等威东道主人短篇惇笃風殿广润王故址画虎刻鹄淮南小山黄檗宗皇枝火宫笺谱骄奢放逸积骸九方臯卷甲倍道君临淋漏里弦落水狗谋奸逆争呕心抽肠棚民青油旗人丧失殆尽散生日盛农沈洿守旧派説开庶庶述遵素笺傥若潭拖天植挑毛拣刺顽黠挖云未遑五脏六腑下定义襄尺像模象样相濡沫宪禁险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