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循。《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太宗 识终始之义, 景帝 能述遵孝道。”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二:“将使杏花菖叶,耕穫不愆;清甽泠风,述遵无废。”
“述遵”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述遵”意为遵循、遵守,强调对规定、原则或前人指示的服从。该词由“述”(遵循、继承)和“遵”(依照、沿袭)组合而成,常见于正式场合或历史文献中。
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出现在学术讨论或引用古籍时,例如研究古代礼法制度或政治文书。
“杏花菖叶,耕获不愆;清甽泠风,述遵无废。”
——南朝齐·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
如需进一步了解“遵”的单独释义或相关词语,可参考《汉典》等高权威性来源。
《述遵》是一个成语,意思是遵从或顺从。指按照规定或要求行事,不违背。
《述遵》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是辶和言,其中辶是走的本义,表示行走,在成语中起到形声作用;言则起到意义辨析的作用。
根据《康熙字典》记载,拆解《述遵》成语的笔画分别为辶(4画)和言(7画)。
《述遵》一词的来源并没有确切的文献记载,但它在古代有被使用的记录。可能是由于古代对于行事顺从的重视,逐渐形成了这个成语。
在繁体字中,《述遵》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特殊差异。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古时候的《述遵》写作「述遵」。其中,「述」由「舌」和「巨」两个部首组成,表示用舌头讲述;「遵」由「辶」和「川」组成,表示顺从方向的行走。
1. 在军队中,守纪律就是要坚决遵守上级的命令,绝不能违背。
2.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遵从学校的规章制度,努力学习。
组词:听遵、遵纪守法、谦遵、遵守
近义词:遵循、遵奉、顺从、从顺
反义词:违背、不从、不遵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