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瓜沉李的意思、浮瓜沉李的详细解释
浮瓜沉李的解释
见“ 浮瓜沉李 ”。
词语分解
- 浮的解释 浮 ú 漂在水面上,与“沉”相对:浮桥。浮力。浮标。浮萍。浮泛。浮沉。漂浮。浮光掠影。 表面的:浮皮儿。浮土。浮雕。 空虚,不切实:浮夸。浮华。 不沉静,不沉着:轻浮。浮躁。 暂时的:浮记。浮支。 可
- 李的解释 李 ǐ 落叶小乔木,果实称“李子”,熟时呈黄色或紫红色,可食:李代桃僵(原用“桃”“李”共患难来喻兄弟相爱相助,后喻互相顶替或代他人受过)。投桃报李。李下不正冠(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桃李不言,下自
专业解析
浮瓜沉李是汉语中描述消暑场景的经典成语,字面指将瓜果浸泡于清凉井水中降温后食用,现多比喻夏日纳凉的闲适生活。该词最早可追溯至南朝文献《昭明文选》所录刘桢《与魏文帝笺》"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唐代韩鄂《岁华纪丽》卷二将其凝练为"浮瓜沉李"的固定表述。
从构词法分析,"浮""沉"形成动作对仗,"瓜""李"代表典型夏季水果,通过视觉与触觉的通感传递清凉意象。成语结构属于联合式动词词组,在句子中多作宾语或定语,如《水浒传》第二十九回"树荫底下拣个浮瓜沉李处"即典型用例。
现代语言使用中,该成语常与"枕石漱流"等词语连用,共同构建古典文人避暑意境。教育部《现代汉语常用词表》将其列为书面语常用词汇,在文学创作、园林景观命名等领域仍保持鲜活生命力。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该成语存在"沉李浮瓜"的异序形式,但核心语义保持不变。
网络扩展解释
“浮瓜沉李”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fú guā chén lǐ,以下是详细解释:
1.字面含义与出处
- 字面意思:将瓜和李子浸泡在冷水中以消暑。瓜因密度低浮于水面,李子密度高沉入水底,故称“浮瓜沉李”。
- 出处:源自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的《与朝歌令吴质书》,原文为“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冰”。
2.比喻义与情感内涵
- 核心意义:形容夏日消暑的闲适生活,也泛指清凉的消夏方式。
- 深层情感:在三国乱世背景下,该成语还隐含着对宁静生活、真挚友情的向往,以及对青春时光的追忆。
3.用法与结构
- 语法结构:联合式成语,可作补语或定语,如“浮瓜沉李的夏日时光”。
- 变体形式:亦作“沉李浮瓜”,如元代马致远《新水令·题西湖》中“沉李浮瓜”的用法。
4.文学与历史背景
- 曹丕在信中追忆与友人吴质等人的游猎、赋诗场景,通过“浮瓜沉李”展现文人雅士的消暑雅趣,也暗含对友情的珍视。
5.例句与扩展
- 明代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中写道:“多少王孙公子雪藕调冰、浮瓜沉李也不为过”。
- 现代可引申为对避暑生活的诗意描述,如“夏日午后,浮瓜沉李,闲话家常”。
这一成语既是对古代消暑方式的记录,也承载了文人雅士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兼具实用与文学价值。
别人正在浏览...
扒高踩低布菜参商之虞襜幌城域黨與地中海端劲鄂君翠被蕃客付清富奢格登登蛊媚棍蠹横竪哄伙厚报黄鸦灰礶狐埋狐扬浆水讲治监检哜嘈籍没浄本金漆马桶旧友寇心拦洪联营六管鸬鹚咳明矑暮耋内宝钞局弄盏传杯丕振乾浄土轻举妄动穷祸七姊妹软舞如虎得翼散聚瘦瘪树顶说谈松桷谈僧探讨铁轴通都大埠同器土狗唾骂顽腐挽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