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立化的意思、立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立化的解释

站着死去。 宋 沉括 《梦溪笔谈·神奇》:“ 夷甫 至其间,亲督人洒扫及焚香,挥手指画之间,屹然立化。家人奔出呼之,已立僵矣。”《朱子语类》卷一二六:“问:‘近世 王日休 立化如何?’曰:‘此人极不好,贪污异常。’曰:‘既如此,何故立脱?’”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立化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层含义的词汇,其核心语义围绕“站立”与“变化/转化”的结合,具体释义需结合语境分析:

  1. 字面本义与动作描述

    由“立”(站立)和“化”(变化、转化)构成。最直接的字面意思可理解为“站立着发生变化或转化”,强调变化发生的状态是站立姿态,而非坐卧。此义项在古籍中可见用于描述人或事物在站立状态下的瞬间转变。来源参考:《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第8卷第1页“立”字条目相关释义。

  2. 佛教术语(核心义项)

    在佛教典籍中,“立化”特指“立地而化”或“立地成佛”的简略表达,尤指修行者在站立状态下瞬间顿悟、证得果位或往生。此用法强调修行成就的迅捷与不可思议,是禅宗“顿悟”思想的体现。

    例:《五灯会元》中记载多位禅师“言讫立化”,即说完话后即刻站立着圆寂(示现涅槃)。来源参考:《佛学大辞典》(丁福保编,文物出版社,1984年影印版)第1125页“立化”条目;《禅宗词典》(袁宾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56页。

  3. 引申义:瞬间转变或戏剧性结局

    受佛教用法影响,现代汉语中“立化”可引申形容事物或人的状态发生极其迅速、突然且彻底的转变,常带有戏剧性或超凡色彩。此用法虽非严格词典义,但在文学、评论等语境中可见。

    例:“他一席话,令在场众人立场立化。” 意指话语使众人态度瞬间彻底改变。此引申基于对佛教术语的语义迁移。来源参考:《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虽未单列“立化”词条,但“立”与“化”的独立释义及复合词生成规则支持此理解。

“立化”一词的核心权威释义源于佛教,指修行者站立时顿悟或圆寂;其字面义为站立时发生变化;现代引申可表瞬间彻底的转变。其使用多见于宗教、文学及特定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立化”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lì huà,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差异,主要可从以下两个层面理解:


1. 宗教/修行语境中的含义

指修行者以站立姿态往生(死亡),常见于佛教或道教记载,被视为一种修行成就的表现。


2. 引申或现代用法

在非宗教语境中,“立化”可引申为事物快速变化或人才脱颖而出,但此类用法较少且需结合具体上下文。


“立化”的核心含义为“站立往生”,属于特定宗教文化词汇;其他用法多为引申或专业领域术语,需结合语境判断。若需进一步考证古典文献中的用例,可参考《梦溪笔谈》《朱子语类》等原始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博敞獑胡冲心愁旅大出丧捣鼓道衢到庭典边丁父艰鼎力相助冬储短岁放生池燔书阬儒法仗改良派给据公正不阿构兴故闾故作河鼓横参灰溜溜豁然大悟荐鹗江西腊监寺解谜近理韭萍积想倦政口口两説联合收割机廉均犂庭扫穴名不虚得忸怩作态农学院僻窵敲镘儿清宦起寝秋孛辘缺乏三曜赏钱参回斗转神色不惊十骥饰奬石迳食租衣税条条框框渟膏虾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