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ube]
(2) 三个相同数的乘积
a3
(3) 立方体的简称
(4) [cubic meter]∶立方米
三立方土
(1).立德。《后汉书·独行传序》:“中世偏行一介之夫,能成名立方者,盖亦众也。”
(2).开药方。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中:“《孟子》集义养气之説,固大有功於后学,然亦是因病立方。” 明 沉德符 《野获编·释道·紫柏拈偈》:“众生业力重,立方之人,心力几何?”
(3).三个相同数的乘积。
(4).六面皆方之立体。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技艺》:“古法,凡算方积之物,有立方,谓六幕皆方者,其法再自乘则得之。”
(5).量词。用于体积,一般指立方米。
“立方”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种含义,以下是主要解释:
数学运算
指一个数的三次方,即该数自乘三次。公式为:
$$
a = a times a times a
$$
例如:(2 = 2 times 2 times 2 = 8),称为“2的立方”。
几何形状
指立方体(正六面体),一种三维几何图形,具有6个完全相同的正方形面、12条棱和8个顶点。其体积公式为:
$$
V = a
$$
其中(a)为棱长。
体积单位
用于表示三维空间的量,如“立方米”(m³)是国际标准体积单位。例如,1立方米等于长、宽、高均为1米的空间容积。
日常比喻
有时引申为“稳固、坚实”的象征,如“立方结构”形容稳定架构;也用于品牌或作品名称(如电影《超验立方》)。
“立方”既可指数学中的三次方运算,也可描述立方体形状或体积单位,具体含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立方(lì fāng)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长、宽、高相等的正方体”,在数学中也表示“三次方”。它由两个部分组成,左边是“立”,右边是“方”。
立方的左侧部首是“立”字,它表示“站立”的意思,同时也是一个汉字的部首。其右侧部分是“方”字,表示“正方形”的意思。立方一共由8个笔画组成。
立方这个词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写法。最早的记录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当时将立方写作“⿰立方”。不过,现代汉字写法已经统一简化,简化为现在我们常见的“立方”。
立方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立方”,与简体没有差异。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立方的表示方式是将“立”字放在“方”字的上面,形如“⿰立方”。
1. 这个箱子是一个立方体,长宽高都一样。
2. 数学中可以使用立方来表示三次方的计算。
立方数、立方根、立方米、立方体
正方体
平面
挨挨桚桚八顾表号谗逆谄施丞尉成阳公虫气初冬垂帘得言點集椟藏矾红耕稼光身颃颡唅呀华甸阛里昏澄澄检擿接近伎荷急乎乎惊悔九经百家遽切窥筒揽延老景垒壁陈类类历级美孜孜妙足牛顿盘飧盘缘清滑穷言杂语扫洒善非升气失时诗坛霜皜蜀綉司更卒宿夜蓎藙土谷威恩魏文手巾吴宫诬讪乌斯怀亚笑忻悉达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