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兼并他国。《左传·襄公二十九年》:“ 武 献 以下,兼国多矣。”《吕氏春秋·贵直》:“昔吾先君 献公 ,即位五年,兼国十九。” 汉 桓宽 《盐铁论·结和》:“圣人不困其众以兼国,良御不困其马以兼道。”
“兼国”一词的含义需结合历史语境和现代用法综合分析,主要包含以下两方面解释:
一、古籍中的核心含义(兼并他国) 根据《左传》《吕氏春秋》等典籍记载,“兼国”指通过武力或政治手段吞并其他国家,如:
二、现代用法的引申含义 部分现代资料(如、3)将其视为成语,引申为“兼顾多国利益”,强调国际关系中的平衡策略。但该用法未见于权威古籍,可能是现代语境下的扩展解释。
补充说明
建议在学术场景优先采用古籍原义,现代语境使用时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指向。
《兼国》是一个成语,意指一个人同时兼任两国的重要职位。
《兼国》这个词的部首是八(八一折),总共有11个笔画。
《兼国》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哀公二十四年》中,意思是同一个人担任两个国家的大臣。
繁体字为「兼國」。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兼国》可以写成「兼國」或者「兼國」。
他不仅是国家A的总统,还兼国家B的总理,可谓是兼国之才。
兼任、兼顾、兼容、兼职、兼并
复国、并行、二职
专一、分国、离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