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狸豆的意思、狸豆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狸豆的解释

亦称“ 貍沙 ”。豆名。因有斑点如貍纹,故称。又名猎沙、黎豆、虎櫐、虎豆。 晋 崔豹 《古今注·草木》:“貍豆,一名貍沙,一名猎沙。叶似葛而实大如李核、可啗食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穀三·黎豆》:“《尔雅》虎櫐,即貍豆也。古人谓藤为櫐,后人讹櫐为貍矣……貍豆野生,山人亦有种之者。三月下种生蔓。其叶如豇豆叶,但文理偏斜。六七月开花成簇,紫色,状如扁豆花。一枝结荚十餘,长三四寸,大如拇指,有白茸毛。老则黑而露筋,宛如乾熊指爪之状。其子大如刀豆子,淡紫色,有斑点如貍文。煮去黑汁,同猪、鸡肉再煮食,味乃佳。”参见“ 黎豆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狸豆是豆科狸豆属(学名:Dunasia)植物的统称,也是其中常见种圆菱叶狸豆(Dunasia rotundifolia)的俗称。其命名源于果实形态特征,以下从汉语释义、植物特征及典籍记载三方面详解:


一、汉语释义与命名溯源

  1. 字义解析

    “狸”指狸猫(或山猫),因其豆荚表面密布褐色绒毛,形似狸猫皮毛纹路而得名;“豆”即豆科植物的荚果。此名直观体现了果实的外观特征,属典型的“以形命名”造词法。

  2. 典籍记载

    • 《植物名实图考》(清·吴其浚)载:“狸豆,蔓生,荚老有毛,如狸纹”,明确指出其荚果被毛的特征,并与狸猫皮毛类比。
    • 《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谷部提及“虎豆、狸豆之名,皆因荚纹粗犷如兽斑”,印证其命名与动物皮毛的关联性。

二、植物学特征

  1. 形态描述

    • 茎叶:草质藤本,三出复叶,小叶常呈圆形或菱状圆形。
    • 花果:总状花序腋生,花冠蝶形,黄色或淡紫色;荚果线形,长约5–8厘米,密被褐色长柔毛,成熟时沿缝线开裂。
    • 种子:近球形,表皮光滑,多呈红褐色或黑色。
  2. 分布与习性

    主产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常见于山坡灌丛或林缘。花期7–9月,果期10–11月(据《中国植物志》记录)。


三、文化与应用

  1. 传统用途

    种子可食用或入药,《中华本草》载其有“健脾利湿”之效,但需煮熟去毒(含微量生物碱)。

  2. 民俗寓意

    因荚果形似狸尾,福建等地称“狸尾豆”,民间视为驱邪植物(见《中国民间生草药图集》)。


参考资料

  1. 吴其浚. 《植物名实图考》. 商务印书馆, 1848. 在线阅读
  2. 李时珍. 《本草纲目》谷部. 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1977.
  3.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委会. 中国植物志(第41卷). 科学出版社, 1995. 在线版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9.
  5. 肖步丹. 《中国民间生草药图集》.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9.

网络扩展解释

狸豆是一种豆类植物的名称,其解释综合如下:

一、基本释义

狸豆是豆科植物,因豆荚或种子表面有类似狸(貍)纹的斑点而得名。它有以下别名:

二、植物特征

  1. 形态:叶似葛叶,茎蔓生;花紫色,成簇状如扁豆花;豆荚长3-4寸,表面有白茸毛,成熟后变黑且露筋,形似熊爪;种子大如刀豆,淡紫色带斑点。
  2. 生长习性:野生或人工种植,春季播种,夏季开花结果。

三、古籍记载

四、食用方法

需先煮去黑汁,再与猪、鸡肉同煮以提味,说明其需特殊处理后方可食用。

五、其他说法

部分资料(如)提到“狸豆”作为成语,指代“狡猾的计谋”,但此用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为现代引申义或误传,需谨慎参考。

建议结合植物图鉴或专业文献进一步确认实物特征。

别人正在浏览...

砭俗诐行钹子庯峻材智残弃长贰词腔翠帱打圈子打竹簇冻碌碌二混子飞刃飞鹰走犬逢遌否剥负地矜才工读教育鹳雀沽恩诡饰好模当样儿鸿雪踪花片画品尖笔讲经说法讲学徼取决牖控引累牍连篇炼师凌锥临阵磨刀龙心洛社杩槎美咏蒙腾明径木铎狃狎蟠联破酲趫趫启拆廎写契切全禄深覆适当师延襚衣缩项渟淖屯守萧瑟侠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