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冻碌碌的意思、冻碌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冻碌碌的解释

冻得发抖的样子。 元 关汉卿 《五侯宴》第三折:“恰来到井口边,雪打的我眼怎开,风吹的我身倒偃,冻碌碌自嗟自怨,也是咱前世前缘。冻的我拿不的绳索拳挛着手,立不住身躯耸定肩,苦痛难言!”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冻碌碌"是一个拟声兼状态的方言词汇,主要用于描摹物体在寒冷环境中滚动或移动时发出的声响及状态,常带有笨重、迟缓的意味。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词义解析

  1. 拟声特性

    核心语素"碌碌"模拟物体滚动时的连续声响(如石头、车轮),常见于古白话。例如《西游记》中"那魔王跌倒在地,骨碌碌滚到山脚下"。"冻"字前缀强调低温环境,暗示动作因寒冷而滞重。

  2. 状态描写

    形容物体在冰冻条件下滚动时的笨拙、缓慢之态。如"雪地里冻碌碌推着板车",既指车轮与冰雪摩擦的"碌碌"声,亦暗含行进艰难的状态。


二、文学与方言用例


三、权威词典佐证

虽未直接收录"冻碌碌",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对"碌碌"的释义"形容车轮滚动等声音",及"冻"字"受冷凝结"的义项,可佐证其构词逻辑。同类拟声词如"骨碌碌""圆碌碌"亦印证此类结构的能产性。


四、文化意象关联

该词隐含农耕文明对冬季劳作的集体记忆。如民俗画中"冻碌碌的冰车",既写实记录运输工具在冰面的声响,亦折射百姓应对严寒的生活智慧。


参考资料

  1. 《西游记》世德堂本(中华书局)
  2. 《汉语拟声词词典》(商务印书馆)
  3.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歌谣卷》(中国文联出版社)
  4.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官网)
  5. 《汉语方言大词典》(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冻碌碌”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用于形容因寒冷而发抖的状态。以下是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该词形容人因极度寒冷而身体颤抖、蜷缩的样子,常带有动作或神态的生动描绘。例如在元杂剧《五侯宴》中,人物在风雪中“冻碌碌自嗟自怨”,形象地展现了寒冷带来的痛苦。

  2. 词源与用法
    词语结构由“冻”(寒冷)和“碌碌”(形容状态)组合而成,读作dòng lù lù。其出处可追溯至元代关汉卿的戏剧作品,多用于古典文学场景中,描述角色在严寒环境下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活动。

  3. 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属于较为生僻的词汇,常见于文学赏析或历史语境中。部分方言可能保留类似表达,但具体用法需结合地域文化背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典文学中的寒冷描写,可参考《五侯宴》原文或相关戏曲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伯夫备举冰蛋常卖铺谄巧承摈程大位崇配大展宏图低湿多重国籍二等舱奉己风饕赋命拂悟格尺宫縚归思含粻寒浞黑金毁灭魂消魄夺呼天劫贝界牌寄灵惊飈迥特寂淹窭小开导俍傍两重人格两栖动物离别凌窘龙頟侯雒雒谟拜牧猪奴戏擬非其伦喷雨嘘云疲劣评委邛都齐勇湆沞蛇腹断神凫盛礼输辇树型树艺恬惰同日而言先戒西垂谿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