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丽辞的意思、丽辞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丽辞的解释

亦作“ 丽词 ”。1.华丽的辞藻。 汉 王充 《论衡·佚文》:“繁文丽辞,无上书文德之操。”《初学记》卷十九引 汉 张超 《诮青衣赋》:“丽辞美誉,雅句斐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情以物兴,故义必明雅;物以情观,故词必巧丽。丽词雅义,符采相胜。”

(2).对偶的词句。 南朝 梁 沉约 《报博士刘杳书》:“故知丽辞之益,其事弘多。” 唐 刘知几 《史通·核才》:“ 温子昇 尤工复语, 卢思道 雅好丽词。” 王力 《中国古典文论中谈到的语言形式美》:“所谓丽辞,就是对偶。”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丽辞(也作“俪辞”)是汉语词汇中具有特定美学内涵的术语,主要包含两层核心含义:

  1. 华美的文辞:

    指修饰精美、富有文采的语言表达。此义项源于“丽”字的本义,《说文解字》释“丽”为“旅行也”,段玉裁注引申为“偶俪”,即两两相配之意,后引申出“华美”之义。因此,“丽辞”即指那些讲究对仗、辞藻华丽、音韵和谐的词句,常用于形容诗赋、骈文等注重形式美的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例如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专设《丽辞》篇,系统探讨对偶修辞的艺术。

  2. 对偶的词句(即“俪辞”):

    这是其更具体、更常用的含义,特指诗文或骈文中成双成对、两两相对的词句形式,即“对偶”或“对仗”。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指出:“造化赋形,支体必双;神理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辞,运裁百虑,高下相须,自然成对。” 这深刻揭示了对偶源于自然之美的原理。构成“丽辞”的基本原则是“句句相衔”、“字字相俪”,要求字数相等、结构对称、词性相对、平仄相协(或意义相关),是汉语特有的一种修辞格和艺术表现形式。

总结来说,“丽辞”在汉语词典学意义上,既泛指华美精巧的文辞,更特指符合对仗规则、体现形式美与和谐感的成对语句,是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骈文创作的核心修辞手段之一。

网络扩展解释

“丽辞”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文学术语,主要从以下角度理解:

一、基本定义

  1. 华丽的辞藻
    指文辞的华美修饰,常用于描述文章或语言中刻意追求繁复、绚丽的表达方式。例如提到,现代语境中常被用于提醒“少些无意义的华丽辞藻”,暗示过度修饰可能影响内容表达。

  2. 对偶的词句
    特指中国古代文学中讲究对仗工整的修辞手法,如骈文、律诗中的对偶句式。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丽辞》中强调其重要性,称“自扬、马、张、蔡,崇盛丽辞”,说明汉代文人已重视对偶技巧。


二、历史渊源与用法

  1. 起源与发展

    • 汉代王充《论衡·佚文》提到“繁文丽辞”,批评过度堆砌辞藻的现象。
    • 南朝沈约进一步将“丽辞”与音律结合,推动骈文发展,成为六朝文学的重要特征。
  2. 文学批评中的辩证观
    刘勰一方面肯定对偶技巧的审美价值(如“刻形镂法”),另一方面也指出需避免“碌碌丽辞,则昏睡耳目”(《文心雕龙》),强调形式与内容的平衡。


三、现代应用

在当代语境中,“丽辞”多用于学术讨论或文学批评,例如: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案例,可参考《文心雕龙》或汉代骈文作品。

别人正在浏览...

安公子闇练八桂虣出表见熛起鞞芾不雌不雄簿扇拆散劖刈触值簇锦团花灯法点火断辞冯式贯纬贵而贱目宏拓画助教祸福由人蹐躬继孤静脉压救生衣开园亏除揦子两造溟瀛谟画秣饲沐洗恼烦虐戕逆风恶浪你来我往女纪挈瓶清官蛩蹷驱翦屈奇饪鼎申纳竖蜻蜓四平八稳天秉阗溢晚市萎薾踒踻吴门卒相反数仙吏小有隙缝系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