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记述;记载。《史记·五帝本纪论》:“予观《春秋》、《国语》,其发明《五帝德》、《帝繫姓》章矣,顾弟弗深考,其所表见皆不虚。” 鲁迅 《而已集·通信》:“现在要说的,只是报上所表见的,乃是一时的情形;此刻早没有假冠了,可惜报上并不记载。”
(2).显扬。 宋 欧阳修 《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於后世。” 明 李贽 《书苏文忠公外纪后》:“余老且拙,自度无以表见於世,势必有 长公 ( 苏长公 )者然后可託以不朽。” 鲁迅 《热风·望勿“纠正”》:“ 胡先生 ( 胡适之 )还以为我那‘成了古人’云云,是说他( 汪原放 )做过许多工作,已足以表见于世的意思。”
(3).显示,显现。 宋 陆游 《通判夔州谢政府启》:“岂有功劳,能自表见?” 清 黄宗羲 《万公择墓志铭》:“ 公择 既不为世用,事功无所表见。”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大势》第二章第二节:“文学亦学术思想所藉以表见者也。”
(4).指显示出的某种才能、本领等。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 鹤滩 自时文外,无他表见。” 郭沫若 《惠施的性格与思想》:“ 惠子 此外的生活,除他在政界上略有表见之外,我们从古书中得不到甚么详细的面目。”
“表见”是一个多义词汇,其含义根据语境不同有所变化,主要包含以下四层解释:
记述、记载
指对事件或事物的文字记录。例如《史记·五帝本纪论》中提到“其所表见皆不虚”,鲁迅在《通信》中也用此义描述报章内容的呈现。
显扬、彰显
表示通过言行或成就使名声、才能被外界知晓。如欧阳修在《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中强调“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后世”,李贽也以此义表达个人功绩的传世。
显示、显现
指事物或特质的外在表现。陆游在《通判夔州谢政府启》中自谦“岂有功劳,能自表见?”,梁启超则用此词描述学术思想的外化。
特指才能或本领的展现
强调通过具体行为体现出的能力。鲁迅在《热风·望勿“纠正”》中提到“已足以表见于世”,即此用法。
使用示例
注意:该词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在文献或特定语境中。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出处,可参考《史记》、宋代文人著作及鲁迅相关文章。
《表见》是一个成语,意思是表面上看起来如此。它用来形容事物表象与实际情况之间存在差别,通常用于批评、讽刺或揭露虚伪、假装等现象。
《表见》这个成语由两个字组成,它们分别是“表”和“见”。其中,“表”是由“衣”和“丶”两个部首组成,总计有八画;“见”是由“见”部首组成,总计有四画。
《表见》这个成语的来源不详。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表現」。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没有明确的记载《表见》这个成语的写法。成语的写法常常随着时代的演变而变化,所以我们只能参考现代汉字写法。
他虽然一副尊重的样子,但是背地里却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可见他的行为是《表见》的。
相表见否、表见不一
伪善、虚伪、假象
真实、真相、真诚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