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麗辭的意思、麗辭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麗辭的解釋

亦作“ 麗詞 ”。1.華麗的辭藻。 漢 王充 《論衡·佚文》:“繁文麗辭,無上書文德之操。”《初學記》卷十九引 漢 張超 《诮青衣賦》:“麗辭美譽,雅句斐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诠賦》:“情以物興,故義必明雅;物以情觀,故詞必巧麗。麗詞雅義,符采相勝。”

(2).對偶的詞句。 南朝 梁 沉約 《報博士劉杳書》:“故知麗辭之益,其事弘多。” 唐 劉知幾 《史通·核才》:“ 溫子昇 尤工複語, 盧思道 雅好麗詞。” 王力 《中國古典文論中談到的語言形式美》:“所謂麗辭,就是對偶。”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麗辭(也作“俪辭”)是漢語詞彙中具有特定美學内涵的術語,主要包含兩層核心含義:

  1. 華美的文辭:

    指修飾精美、富有文采的語言表達。此義項源于“麗”字的本義,《說文解字》釋“麗”為“旅行也”,段玉裁注引申為“偶俪”,即兩兩相配之意,後引申出“華美”之義。因此,“麗辭”即指那些講究對仗、辭藻華麗、音韻和諧的詞句,常用于形容詩賦、骈文等注重形式美的文學作品中的語言。例如南朝劉勰《文心雕龍》專設《麗辭》篇,系統探讨對偶修辭的藝術。

  2. 對偶的詞句(即“俪辭”):

    這是其更具體、更常用的含義,特指詩文或骈文中成雙成對、兩兩相對的詞句形式,即“對偶”或“對仗”。劉勰在《文心雕龍·麗辭》中指出:“造化賦形,支體必雙;神理為用,事不孤立。夫心生文辭,運裁百慮,高下相須,自然成對。” 這深刻揭示了對偶源于自然之美的原理。構成“麗辭”的基本原則是“句句相銜”、“字字相俪”,要求字數相等、結構對稱、詞性相對、平仄相協(或意義相關),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修辭格和藝術表現形式。

總結來說,“麗辭”在漢語詞典學意義上,既泛指華美精巧的文辭,更特指符合對仗規則、體現形式美與和諧感的成對語句,是中國古典文學尤其是骈文創作的核心修辭手段之一。

網絡擴展解釋

“麗辭”是漢語中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文學術語,主要從以下角度理解:

一、基本定義

  1. 華麗的辭藻
    指文辭的華美修飾,常用于描述文章或語言中刻意追求繁複、絢麗的表達方式。例如提到,現代語境中常被用于提醒“少些無意義的華麗辭藻”,暗示過度修飾可能影響内容表達。

  2. 對偶的詞句
    特指中國古代文學中講究對仗工整的修辭手法,如骈文、律詩中的對偶句式。南朝劉勰在《文心雕龍·麗辭》中強調其重要性,稱“自揚、馬、張、蔡,崇盛麗辭”,說明漢代文人已重視對偶技巧。


二、曆史淵源與用法

  1. 起源與發展

    • 漢代王充《論衡·佚文》提到“繁文麗辭”,批評過度堆砌辭藻的現象。
    • 南朝沈約進一步将“麗辭”與音律結合,推動骈文發展,成為六朝文學的重要特征。
  2. 文學批評中的辯證觀
    劉勰一方面肯定對偶技巧的審美價值(如“刻形镂法”),另一方面也指出需避免“碌碌麗辭,則昏睡耳目”(《文心雕龍》),強調形式與内容的平衡。


三、現代應用

在當代語境中,“麗辭”多用于學術讨論或文學批評,例如: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案例,可參考《文心雕龍》或漢代骈文作品。

别人正在浏覽...

八等保不定報況鞭驅編伍邊垠鼻犀鄙縣伯世亳王柴桑倫吃不過摧伏酢歰颠頽二輪車發兵發忿鳳足腹痛甘居人後隔礙含粝揮忽昏黯黪降幡兼術矜宥九梁緝查坑爹口齗哭臨陵門六館麥熟蔓引千金裘輕俗寒瘦侵惱穹籠秋枯啓運權貴慎徽收緣結果疏冗竦峭宿豬媮堕投效土皇上五衛鄉風賢竹林枭骜蕭史消越攜手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