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砥砺節操。《三國志·魏志·胡質傳》“ 威 , 鹹熙 中官至 徐州 刺史” 裴松之 注引 晉 孫盛 《晉陽秋》:“ 威 字 伯虎 。少有志向,厲操清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栖逸》:“ 戴安道 既厲操東山,而其兄欲建式遏之功。”
“厲操”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砥砺節操”,即通過自我約束和努力來磨煉、培養高尚的品德和操守。以下是詳細解釋: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用例,可參考《三國志》《世說新語》等文獻。
《厲操》是一個由兩個漢字組成的詞語,它的意思是嚴格的要求與規範的操作。該詞多用于形容個人或組織在工作、生活中對自己要求嚴格、追求完美、做事認真的态度。
《厲操》的拆分部首為廠和手,分别表示廠房和手。
《厲操》共有9個筆畫。
《厲操》這個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化和哲學思想,強調人們對自身行為、工作質量等方面的嚴格要求。傳統上,中國文化中強調自我奮進、嚴謹作風和精細管理。
《厲操》的繁體字為「厲操」。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可形成《厲操》的古漢字寫法是「厲操」。
1. 他在工作中總是對自己嚴厲操守,從不敷衍塞責。
2. 這個團隊的成員都對工作很有厲操精神,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力求完美。
1. 厲行:指執行或遵守嚴格的紀律要求。
2. 操辦:指籌備并處理事務或舉辦儀式活動。
3. 嚴格:指對某事物要求嚴密,不容許出現錯誤、缺陷。
1. 嚴謹:指對待事物認真細緻,謹小慎微。
2. 嚴肅:指态度莊重,不輕率或不苟且。
放松:指對待事物态度不嚴謹,隨意或不拘束。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