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回肠伤气的意思、回肠伤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回肠伤气的解释

见“ 迴肠盪气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回肠伤气(huí cháng shāng qì)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文学色彩的成语,形容文艺作品或言辞情感极其深切动人,使人内心郁结、气息阻滞,达到震撼心灵的效果。以下是详细解析:


一、核心释义

  1. 字面本义

    “回肠”指情绪郁结如肠扭转,“伤气”指气息因悲痛而阻滞。合指情感冲击强烈到引发生理反应。

    来源:《文心雕龙》研究文献(见下文详引)

  2. 文学引申义

    特指文艺作品(如诗歌、音乐)感染力极强,令人读后或听后心绪激荡、难以平静。

    例:杜甫诗评“读之令人回肠伤气”。


二、典源与权威解析

此语典出南朝刘勰《文心雕龙·书记篇》:

“志气盘桓,各含殊采;并杼轴乎尺素,抑扬乎寸心。回肠伤气,非此之谓乎?”

刘勰借该词强调文书应蕴含真情,方能触动人心。后世学者注解:

“回肠者,言其情绪郁结;伤气者,谓气息因悲而窒。合指文辞感人至深。”

——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中华书局2012年版


三、现代权威辞书释义

  1. 《汉语大词典》(第2版)

    释为:“形容音乐、文章等极其悲恻动人,使肝肠回转,意气伤损。”

    链接:汉语大词典(需订阅访问)

  2. 《辞源》(修订本)

    注:“喻文艺作品情感深切,令人肠为之回,气为之伤。”


四、应用场景与范例

注意:该词属书面雅语,现代日常使用较少,多见于学术及文学评论领域。


参考资料:

  1.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 王利器《文心雕龙校证》(中华书局,2012)
  3.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 《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修订版)

网络扩展解释

“回肠伤气”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为huí cháng shāng qì,其核心含义是形容音乐、文章等作品情感深刻,令人内心激荡,感人至深。以下是详细解析:


基本释义

  1. 本义溯源
    出自战国时期宋玉的《高唐赋》:“纤条悲鸣,声似竽籁……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原指音乐旋律或文辞的感染力极强,使人内心如肠子回旋般翻腾,气息为之阻滞,产生强烈共鸣。

  2. 近义关联
    与“回肠荡气”同义,均用于比喻艺术作品(如音乐、诗词)的感染力。现代汉语中“回肠荡气”更为常用。


用法与语境


常见误解辨析


知识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例句或近义词对比,可参考汉典或《高唐赋》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阿梨诃陀安竖帮工秉机冰天雪窑唱乱潮鸣电掣沉思默想臭皮袋麤心浮气德胜头迴雕颓叠岭底烦低首鹅包饿汉噩迕反道反光翻援非对抗性矛盾阁老更害贯隼跪拜故垒薨奄剑齿象饥荒谨呈旌捷旗今音俊发慷恺款识愧笑嬾残了达买门钱鸣阳凤片词轻楛清睡拳头上站的人﹐胳膊上走的马三清境山池胜览事业费说到做到说真的四脚停薪渟濙透远驼驮唯唯诺诺无所不可晓惠心荡神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