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奥姑的意思、奥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奥姑的解释

契丹 旧俗。婚宴上,推选女性尊者一人,当奥而坐,主持婚礼,谓之“奥姑”。《辽史·公主表》:“ 契丹 故俗,凡婚燕之礼,推女子之可尊敬者坐於奥,谓之奥姑。”《辽史·国语解·拜奥礼》:“凡纳后,即族中选尊者一人当奥而坐,以主其礼,谓之奥姑。送后者拜而致敬,故云拜奥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奥姑是古代契丹社会中具有特殊宗教职能的女性祭司,其名称源于契丹语对"女巫"的称呼。《辽史·国语解》记载:"凡婚家之礼,推女子可尊敬者坐于奥,谓之奥姑"。"奥"本指房屋西南隅,引申为尊贵之位,表明其在仪式中的崇高地位。

该角色具有三重核心职能:

  1. 祭祀主导者:主持部族祭天、祭山等重大宗教仪式,通过击鼓、舞蹈等形式沟通神灵
  2. 婚仪仲裁人:在契丹婚俗中担任证婚人,负责占卜吉凶并裁定婚姻合法性
  3. 氏族调解者:运用神权调解部族纠纷,其裁决被视为"神判"具有强制效力

奥姑制度与契丹母权制遗存密切相关,《契丹国志》载"凡占卜、祭祀皆由妇人主之"。担任者多出自耶律氏贵族女性,需通过严格的萨满训练掌握星象、医药知识。随着辽朝汉化加深,这一制度逐渐被儒家礼制取代,至金元时期完全消失。

(参考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辽金史辞典》、中华书局点校本《辽史》)

网络扩展解释

“奥姑”是契丹族传统婚礼中的特殊角色,具体释义如下:

  1. 基本定义
    指契丹族婚宴中,由家族推选出的女性尊者担任婚礼主持人的习俗。该角色需坐在室内尊贵的“奥”位(西南角),因此得名。

  2. 历史文献依据
    据《辽史·公主表》记载:“契丹故俗,凡婚燕之礼,推女子之可尊敬者坐於奥,谓之奥姑。”说明这一习俗具有明确的历史制度性。

  3. 职责与文化内涵
    奥姑需主持包括纳后(皇室婚礼)在内的婚仪流程,其身份通常是家族中德高望重的女性长辈。选择西南方位就座,源于古代将“奥”视为室内最尊贵方位的空间观念。

  4. 社会意义
    这一习俗反映了契丹族对女性尊长的重视,以及方位尊卑观念在礼仪中的具象化表达,属于北方游牧民族特有的婚俗文化遗存。

注:以上解释综合了《辽史》等史料记载及民俗学研究结论,具体仪式细节可能因时代和地域存在差异。

别人正在浏览...

褒衣博带嬖臣蔽日干云才薄智浅刬伐禅客传心箪瓢反调犯命風佩奉移府公拂激俘系腐音贯头固垒滚石鼓钲函商诃林和润花妖子艰窭鞯辔叫苦不迭浇沃甲折翁吉莫靴寄庑绩学之士祭玉决屦款打坤维留馆买灯没些巴鼻没要没紧裊丝破财强饭敲诈青工青剑驱盗柔雅深窈诗抄实牣搠包儿説什麽羧基贪恋逃禄嗒然污染源湘芸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