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areless and sloppy;undisciplined]∶举止散漫,不自检束
几分潦倒模样
(2) [dejected;displrited]∶颓丧,失意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一技无成,半生潦倒
(3) [old and feeble]∶衰老
龙钟潦倒
(4) [abnormal]∶反常;颠倒
言语潦倒
(1).举止散漫,不自检束。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旧知吾潦倒麤疎,不切事情。” 唐 杜甫 《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几乎和 北平 土生的公子哥儿的神情毫无二致……神色带着几分潦倒模样。”
(2).颓丧;失意。 唐 沉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诗:“嗟余潦倒久不利,忍復感激论元元。”《红楼梦》第一回:“一技无成,半生潦倒。”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以后他也很凄切地告诉我,说他是如何的潦倒。”
(3).反常;颠倒。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王沐 者, 涯 之再从弟也。家於 江 南,老而且穷。以 涯 执相权,遂跨蹇驴至京师索米,僦舍经三十餘日,始得一见, 涯 於门屏,所望不过一薄尉耳。 涯 潦倒无雁序之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记观王氏书画》:“ 贾秋 壑题诗,语潦倒可笑。”
(4).衰老。 唐 李华 《卧疾舟中相里范二侍御先行赠别序》:“ 华 也潦倒龙钟,百疾丛体,衣无完帛,器无兼蔬。” 唐 杜甫 《夔府书怀》诗:“形容真潦倒,答效莫支持。”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字说·集字二》:“《緗素杂记》云:古语有二声合为一字音……从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原也。学者不晓龙鐘潦倒之义,正如二合之音是也。龙鐘切为‘癃’字,潦倒切为‘老’字。谓人之老羸癃疾者即以龙鐘潦倒目之。”
(5).形容酒醉。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家门始末》:“潦倒金尊,畅饮娱宾主。”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姚简叔画》:“﹝ 姚简叔 ﹞拉余饮 淮 上舘,潦倒而归。” 清 方文 《送钱而介归携李》诗:“牀头破瓮有老春,且復与君共潦倒。”
(6).沉迷。 清 孙枝蔚 《同杜于皇等集龙眉春草堂》诗:“几处鶯花潦倒中,心情兄弟略相同。” 清 赵执信 《绝句十首》序:“此间诸妓往往迁自 山右 ,问其年,大都二十年中所生长者也。而余乃荒迷潦倒其间,有似补当时之所不足。”
“潦倒”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liáo dǎo,主要形容生活困顿、失意颓丧的状态。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生活贫困困顿,处境艰难,常伴有精神上的颓丧和失落。例如唐代杜甫在《登高》中写道:“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通过“潦倒”表达晚年贫病交加的悲凉心境。
词义延伸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因经济、健康、事业等受挫而陷入窘迫的情况。例如:“他失业后穷困潦倒,靠朋友接济度日”。
近义词
侘傺、坎坷、落魄()。
词源考据
本义与水有关(“潦”指积水成涝),后引申为人生境遇的“不顺”。
“潦倒”不仅指物质匮乏,更包含心理层面的失意,常见于文学作品中渲染悲情或现实困境的描写。
《潦倒》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处于困苦、贫穷、不幸的境地,没有物质地位或权力的人。它通常表示贫困、失意、落魄等情况。
《潦倒》的拆分部首是「氵」和「倒」。其中,「氵」代表水部,「倒」表示发音和意义。
《潦倒》的总笔画数为15画。其中,「氵」字部笔画数为3画,「倒」字部笔画数为12画。
《潦倒》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代,「潦倒」的原义是形容水流受阻,没有顺畅的潺潺声音。这个意义逐渐引申为形容生活艰难、贫穷潦倒。
在繁体字中,「潦倒」的写法并没有变化,仍然是「潦倒」。
在古代汉字中,「潦倒」的写法经历了一些变化。最早的写法是「㳋倒」,后来演变为「㳩倒」,再到现在的「潦倒」。
1. 父亲去世后,他一家陷入了潦倒的境地。
2. 经历了失败后,他变得潦倒落魄,一蹶不振。
1. 潦倒时期
2. 潦倒人生
3. 潦倒境地
4. 潦倒处境
5. 潦倒权贵
近义词:贫穷、困苦、失意、落魄、败落
反义词:富裕、幸运、成功、兴盛、繁荣
笆箔崩查贬绝便事薄幸嵾嵾差若毫厘,谬以千里逞丽都德放陈房室凡火風簷高居深拱寒耕暑耘憨声憨气函钟好赐黄旗紫盖浑蒙兼裳骄猜搅裹解经街谈巷说解息解魇急霤警急精要拘绊科分口角生风苦怀烂浆老幺拉手棂床礼奢宁俭贸说懑懑派仗攀轮清悠悠日久天长商律善相石头饰行霜蹏水晕疏介送汤送水繀车讨诵踏破铁鞋晚果武台小潮夏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