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careless and sloppy;undisciplined]∶举止散漫,不自检束
几分潦倒模样
(2) [dejected;displrited]∶颓丧,失意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一技无成,半生潦倒
(3) [old and feeble]∶衰老
龙钟潦倒
(4) [abnormal]∶反常;颠倒
言语潦倒
(1).举止散漫,不自检束。 三国 魏 嵇康 《与山巨源绝交书》:“足下旧知吾潦倒麤疎,不切事情。” 唐 杜甫 《戏赠阌乡秦少府短歌》:“今日时清两京道,相逢苦觉人情好。昨夜邀欢乐更无,多才依旧能潦倒。”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他﹞几乎和 北平 土生的公子哥儿的神情毫无二致……神色带着几分潦倒模样。”
(2).颓丧;失意。 唐 沉传师 《次潭州酬唐侍御》诗:“嗟余潦倒久不利,忍復感激论元元。”《红楼梦》第一回:“一技无成,半生潦倒。” 冰心 《冬儿姑娘·我们太太的客厅》:“以后他也很凄切地告诉我,说他是如何的潦倒。”
(3).反常;颠倒。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中:“ 王沐 者, 涯 之再从弟也。家於 江 南,老而且穷。以 涯 执相权,遂跨蹇驴至京师索米,僦舍经三十餘日,始得一见, 涯 於门屏,所望不过一薄尉耳。 涯 潦倒无雁序之情。”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三·记观王氏书画》:“ 贾秋 壑题诗,语潦倒可笑。”
(4).衰老。 唐 李华 《卧疾舟中相里范二侍御先行赠别序》:“ 华 也潦倒龙钟,百疾丛体,衣无完帛,器无兼蔬。” 唐 杜甫 《夔府书怀》诗:“形容真潦倒,答效莫支持。”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字说·集字二》:“《緗素杂记》云:古语有二声合为一字音……从西域二合之音,盖切字之原也。学者不晓龙鐘潦倒之义,正如二合之音是也。龙鐘切为‘癃’字,潦倒切为‘老’字。谓人之老羸癃疾者即以龙鐘潦倒目之。”
(5).形容酒醉。 明 吾邱瑞 《运甓记·家门始末》:“潦倒金尊,畅饮娱宾主。” 清 张岱 《陶庵梦忆·姚简叔画》:“﹝ 姚简叔 ﹞拉余饮 淮 上舘,潦倒而归。” 清 方文 《送钱而介归携李》诗:“牀头破瓮有老春,且復与君共潦倒。”
(6).沉迷。 清 孙枝蔚 《同杜于皇等集龙眉春草堂》诗:“几处鶯花潦倒中,心情兄弟略相同。” 清 赵执信 《绝句十首》序:“此间诸妓往往迁自 山右 ,问其年,大都二十年中所生长者也。而余乃荒迷潦倒其间,有似补当时之所不足。”
"潦倒"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双重语义维度。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解释,其核心含义为:①颓丧、不得志的状态表现;②物质生活困顿的生存境况。
从词源学角度分析,《汉语大词典》指出该词最早见于魏晋文献,原指"举止不羁",后经语义演变,唐代杜甫《登高》诗句"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使其衍生出"衰病失意"的新义项。这种词义嬗变过程在《古代汉语词义演变研究》中亦有详细考证。
现代汉语语境中,"潦倒"常构成"穷困潦倒""仕途潦倒"等四字格短语,多用于描述两种情境:一是指经济层面陷入困顿,如《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语料库》收录的"他晚年生活潦倒";二是指精神层面的颓唐状态,如钱钟书《围城》中"方鸿渐求职屡屡受挫,日渐潦倒"的文学描写。
权威辞书《辞海》(第七版)特别强调该词的语用特征:作为状态形容词,常与程度副词"十分""极其"等搭配使用,且多用于书面语境,口语中则倾向使用"落魄""倒霉"等近义词替代。这种语体差异在《现代汉语语用学》中有系统论述。
“潦倒”是一个汉语词汇,读作liáo dǎo,主要形容生活困顿、失意颓丧的状态。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生活贫困困顿,处境艰难,常伴有精神上的颓丧和失落。例如唐代杜甫在《登高》中写道:“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通过“潦倒”表达晚年贫病交加的悲凉心境。
词义延伸
使用场景
多用于描述个人或群体因经济、健康、事业等受挫而陷入窘迫的情况。例如:“他失业后穷困潦倒,靠朋友接济度日”。
近义词
侘傺、坎坷、落魄()。
词源考据
本义与水有关(“潦”指积水成涝),后引申为人生境遇的“不顺”。
“潦倒”不仅指物质匮乏,更包含心理层面的失意,常见于文学作品中渲染悲情或现实困境的描写。
安怗白鸽标搬石头砸自己的脚搬演拔用笔刀碧鷄坊不关紧要不窕不足为外人道驰绩待交当甚东佃东扭西捏断断续续独冠对子戏沸乱风法風胡子改行从善寒牖候景宦评荤辛家丞酱园荐言畿丞集次届时积满旌毦进贤屏恶沮遏劳疚捞取冷食镣杻梨狗路寝蛮攀五经墨迹未干木钵能尔拈弄窃盗切中气急齐俗啓征沈淖审查射数失步烫剪豚拍飨会綫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