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敛约的意思、敛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敛约的解释

凝炼,简要。 清 费锡璜 《汉诗总说》:“圣贤学问,极敛约縝栗而万物不能过。 周 诗敛约之至,縝栗之至;惟 汉 诗尚存此气味,所以百世不逮。”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敛约”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形容语言或学问的凝炼、简要。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详细解释:

词义解释

敛约(liǎn yuē):指表达或内容上的凝练、简洁,强调在精炼中蕴含深度。常用于文学或学术语境,形容文字不冗杂却内涵丰富。

词源与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清代学者费锡璜的《汉诗总说》:“圣贤学问,极敛约缜栗而万物不能过。周诗敛约之至,缜栗之至;惟汉诗尚存此气味,所以百世不逮。”此处通过对比周代诗歌与汉代诗歌,说明“敛约”是周诗的典型特征,即语言简练而思想缜密。

用法与示例

  1. 文学评价:
    “周诗敛约之至”,形容《诗经》语言简洁却意蕴深厚。
  2. 文风描述:
    如的例句:“雕琢狭小敛约之景”,指用简练的文字勾勒出细腻的意境。

相关概念

现代适用性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更多见于古典文学研究或学术讨论,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例如,可用于评价学术著作或诗歌的凝练程度。

如需进一步探讨,可参考清代文献或汉诗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敛约

敛约是一个常用于描述人物行为或性格特点的词语,表示做事谨慎、收敛、约束自己的行为或言辞。

拆分部首和笔画

《敛约》由“敢”和“纟”组成,其中“敢”是本字的偏旁,表示勇敢;“纟”是本字的声旁,表示与线等有关的事物。敛约总共有12个笔画。

来源

《敛约》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文字演变过程中,其意思逐渐演化而成。最初,“敛”指收束、收起、折叠等含义,“约”则指控制、限制、约束等含义。两个词汇的结合形成了“敛约”的意思。

繁体

繁体字中的《敛约》为「斂約」。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敛约的写法可能多样化,如《康熙字典》中的记载有“斂約”、“歛約”等写法。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汉字的标准写法逐渐统一为“敛约”。

例句

他的性格十分敛约,从不过分张扬。

组词

敛财、敛贪、敛腰、敛功、敛迹、敛手。

近义词

节制、克制、收敛。

反义词

放纵、放荡、放肆。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