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固守直道。 唐 元结 《恶曲》:“吾辈全直三十年,未尝曲气以转声,曲辞以达意,曲步以便往,曲视以回目。”
“全直”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可从现代用法和古代文献两个角度解释:
基本含义
由“全”(全部、完全)和“直”(正直、坦率)组成,形容人言行正派、心地坦荡,毫无偏向,不做欺诈或不公正之事。
使用场景
多用于赞扬他人品德高尚、光明磊落,或作为自我修养的准则,强调坚守正直的道德标准。
引经据典
唐代元结在《恶曲》中提到:“吾辈全直三十年,未尝曲气以转声……”此处“全直”指“固守直道”,即在任何情境下都坚持正直的原则,不妥协、不扭曲。
字义解析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组词示例,可参考相关词典来源。
《全直》是一个汉字词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性格直爽、坦率、毫无保留。
《全直》的拆分部首为「片」和「目」,共有11个笔画。
《全直》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来自古代儒家经典《论语》,其中有一句经典语录「朝闻道,夕死可矣」,意思是每天早上听到道德的教导,晚上就可以安然死去。另一种说法是该词出现在明代小说《红楼梦》中,形容贾宝玉的性格。
《全直》的繁体字为「全直」。
在古时候,人们写汉字时常采用篆书或隶书体,所以《全直》的古时候写法可能略有差异,但整体的字形结构并未发生大的变化。
1. 他是个全直的人,从来不拐弯抹角。
2. 她的性格全直,说话直来直往。
1. 全心全意
2. 直截了当
3. 直率
1. 直爽
2. 坦率
3. 果断
1. 虚伪
2. 沉默寡言
3. 狡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