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敕的意思、敦敕的详细解释
敦敕的解释
督察敕戒。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穀水》:“﹝詔﹞使中謁者 魏郡 清渊 马宪 ,监作石桥梁柱,敦敕工匠。”
词语分解
- 敦的解释 敦 ū 厚道,笃厚:敦朴。敦厚。敦实。 诚心诚意:敦聘。敦请。 督促:“使虞敦匠”。敦劝。敦促。 姓。 敦 ì 古代盛黍稷的器具。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 敕的解释 敕 ì 帝王的诏书、命令:敕命。敕书。敕封。奉敕。宣敕。 告诫:申敕。戒敕。 古同“饬”,整顿。 笔画数:; 部首:攵;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敦敕”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但核心意义围绕“督促”与“命令”展开。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词源构成:由“敦”和“敕”组成。
- 敦:本义为厚道、诚恳,引申为督促、劝勉()。
- 敕:指帝王的诏令或告诫,强调权威性(、)。
- 整体含义:指上级对下级的督察、告诫或命令,常见于古代君臣关系中(、)。
2.具体用法
- 古代语境:多用于君主对臣子的监督与指令。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记载:“监作石桥梁柱,敦敕工匠”,体现对工匠的监督与要求(、)。
- 现代引申:可表示严肃的劝告或指导,强调态度恳切且具权威性()。
3.差异说明
部分来源对“敦敕”的解释侧重不同:
- 侧重“勉励”:如提到“亲切勉励”,可能源于“敦”的劝勉含义()。
- 侧重“督察”:多数来源(如、4、5)强调监督与敕令的结合,更贴近历史文献用例(、)。
4.总结
“敦敕”是一个复合词,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在官方文书中多指权威性的督察与命令,而在人际交往中可能包含劝勉意味。其核心是通过督促与指令确保事务的完成,常见于古代政治与工程管理场景。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水经注》等古籍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敦敕是一个较为古老的汉字,其意思是严正命令或者是郑重告诫。接下来,我会为你解析它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等。
拆分部首:敦字的拆分部首为攵(攴)。攵是表示“手”的意思,所以可以看出敦字与手的动作或行为有关。
笔画:敦字总共有8个笔画。它的写法包括九种基本笔画,如横、竖、撇、捺、点、钩、提、横折、竖钩等。
来源:敦字最早出现在《説文解字》这本古代汉字字典中,它是由攵和屯两个字组合而成的。屯字表示军队集结,攵字表示行为或动作,所以敦字的含义被引申为严厉、恳切的告诫。
繁体:敦字的繁体写法为『㳺』,由四个部首组成,包括又、土、攴和糸。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敦字的写法略有变化。它的旧字形是由二十个横竖相交的直线构成,形似网状结构。
例句:1. 他敦敕下令全体人员遵守纪律。
2. 政府敦敕民众遵守交通法规。
组词:敦情、敦实、敦促、敦厚、敦化、诏敦。
近义词:命令、告诫、严厉、郑重。
反义词:宽宏、宽容、宽厚。
希望以上的解析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我会很乐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