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inuous;unbroken;uninterrupted;unintermittingly] 形容山脉、河流等不间断,连为一体
雨雪连绵
亦作“ 连緜 ”。 1.接连不断。 南朝 宋 谢灵运 《过始宁墅诗》:“巖峭岭稠叠,洲縈渚连緜。” 唐 司空曙 《送永阳崔明府》诗:“连绵江上雨,稠叠 楚 南山。”《明史·五行志一》:“ 衡州 雨雪连绵,伤人甚多。” 郭小川 《赠友人》诗:“你和我是否经受住了各种连绵不绝的严峻考验?”
(2).屋檐。《方言》第十三“屋梠谓之欞” 晋 郭璞 注:“雀梠即屋檐也,亦呼为连緜。”
连绵(lián mián)是一个形容词,指事物连续不断、相互连接而不中断的状态。其核心含义强调空间或时间上的延续性与整体性,常用于描述自然景观、天气现象或抽象事物的持续存在。以下是详细解析:
连续不断
指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紧密衔接,无间隔或断裂。
典型用例: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
延伸与扩展
隐含范围广阔、延展不绝的意象,如“连绵千里”“思绪连绵”。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4年。
多用于形容地形、水域等(例:连绵的山脉、连绵的沙丘)。
强调持续性(例:连绵的秋雨、大雪连绵)。
比喻情感或状态的延续(例:战火连绵、连绵不断的回忆)。
来源:《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年。
近义词辨析:
来源:《新华同义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
古籍用例:
《诗经·小雅·渐渐之石》中“山川悠远,维其劳矣”虽未直用“连绵”,但后世注家常以“山川连绵”释其意。
来源:《诗经译注》,中华书局,2015年。
“连绵”是一个形容词,主要用于描述事物连续不断的状态,常见于自然景观或持续性现象的表述。以下是详细解释:
“连绵”指山脉、河流、雨雪等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不间断、连为一体的状态。例如:
在语言学中,“连绵”还涉及“连绵词”(如“仿佛”“徘徊”),指由双声、叠韵等构成的不可分割的双音节词。但此用法与“连绵”的本义不同,需注意区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连绵词”等术语,可参考相关语言学资料。
拔海部界不倈不冺宠行穿扮传化蹰躇除过春晚篡絶村长诞欲盗根倒买倒卖大宗电子束定乱扶衰东陵道風味甘薯工金官服观觑卦爻古肥今瘠旱祭河矦鬟脚虎口拔牙混侔监院胶皮箐鸡金淘沙拣进膺蠲弛阃正拦门劳动合同制眉头一纵,计上心来绵布咪姥密厘破荒陗阤契诃夫侵媟楸槚融坚山芽绳厥祖武沈汩双鸦妄称威蕤无闻瞎弄萧闲惜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