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朔的意思、朝朔的详细解释
朝朔的解释
谓诸侯听朔于太庙。《穀梁传·庄公十八年》:“故虽为天子,必有尊也。贵为诸侯,必有长也。故天子朝日,诸侯朝朔。” 杨士勋 疏:“天子朝日於东门之外,服玄冕;其诸侯,则《玉藻》云:‘皮弁以听朔於太庙。’” 宋 王禹偁 《北狄来朝颂》序:“故朝朔不加其国,政教不及其人。”
词语分解
- 朝的解释 朝 ā 早晨:朝阳。朝晖。朝暮。朝霞。朝气。朝思暮想。朝令夕改。朝秦暮楚(喻反复无常)。 日,天:今朝。明朝。 晨夕野暮 朝 á 向着,对着:朝向。朝前。朝阳。坐北朝南。 封建时代臣见君;亦指宗教徒
- 朔的解释 朔 ò 农历每月初一:朔日。朔望(“朔日”和“望日”)。 始:“皆从其朔”。 北方:朔方。朔漠(北方沙漠地带)。朔气。朔土。 笔画数:; 部首:月;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朝朔”是古代汉语中的专有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内容详细解释:
一、基本释义
朝朔(cháo shuò)指诸侯在太庙中听政并处理朔日(农历每月初一)的政事,属于周代礼制的一部分。这一行为体现了诸侯对天子权威的尊崇,也反映了古代政治与礼仪的紧密结合。
二、出处与例证
-
文献记载:
- 《穀梁传·庄公十八年》提到:“天子朝日,诸侯朝朔”,说明天子与诸侯在礼制上的等级差异。
- 宋代王禹偁《北狄来朝颂》序中称“朝朔不加其国”,表明朝朔仅限于诸侯国内部,不涉及对外政策。
-
礼仪规范:
- 据杨士勋注疏,天子在春分时“朝日于东门”,穿玄冕;诸侯则“皮弁(礼服)以听朔于太庙”,体现礼制等级。
三、字义分解
- 朝(cháo):此处指诸侯朝见或参与政事,与“朝廷”相关,而非“早晨”之意。
- 朔(shuò):指农历每月初一,也代指北方的方位(如“朔风”)。
四、现代延伸
如今“朝朔”多用于姓名学或古风创作中,寓意尊贵、勤勉或初始(如“朔”象征初一的新始)。
若需进一步了解周代礼制或相关文献背景,可参考《礼记·玉藻》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朝朔是一个古代汉字词语,意思是早上的朔日。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未,共有8个笔画。根据《说文解字》的记载,朝朔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天文学中对太阳和月亮的观测和日志记载。
在繁体字中,朝朔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变化。
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差异,朝朔的古字写法为「㔨」,整个字由属于木部的「⿻艮攵」和未部的「⺳」组成。
以下是一些关于朝朔的例句:
1. 今天是朝朔,早起看日出吧。
2. 我喜欢朝朔的清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和朝朔相关的组词有朝阳、朝霞等。朝阳指的是早晨升起的太阳,朝霞则指的是早晨的红霞。这些词语都与早晨和日出有关。
朝朔的近义词可以是早晨、晨兴等,因为它们都指的是一天开始的时刻。而反义词可以是夜晚、黄昏等,因为它们指的是一天结束的时刻。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阿谀奉承白楼亭边防炳明侧伫成律撤帐的历都卢定当顶呱呱犯患泛音浮客腐障赶快高志狗屁不通固有振动何景明荷蒉辉风火厄拣精择肥建子惊惑静响金门步老相与帘箔笠檐緑林豪士卖官鬻爵墨选濆沸千龄万代倩人窃据要津轻楛勤倦岂其人性论三千客扫雷籭簁沈名甚至于狮带书手贪瞋痴通式桐梓宛马五分钟热度乡隣乡气显见小男妇女遐区心烦虑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