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两晋的意思、两晋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两晋的解释

西晋 和 东晋 的合称。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东西两 晋 ,兹选特难。” 唐 罗隐 《送蕲州裴员外》诗:“两 晋 家声须有主, 六朝 文雅别无人。” 清 阮元 《<汉学师承记>序》:“ 老 庄 之説,盛於两 晋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两晋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指中国历史上西晋(265年—316年)与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朝代的合称,是继三国时期之后、南北朝之前的重要历史阶段。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要点:

  1. 朝代构成与时间范围

    “两晋”明确指代西晋和东晋两个连续的政权。西晋由司马炎代魏建立,定都洛阳,结束三国分裂,实现短暂统一;东晋则由司马睿南迁后在建康(今南京)重建晋室政权,偏安江南。两者合称涵盖了公元265年至420年这一历史时期。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2. 政权变迁与地理特征

    该词隐含了晋王朝因永嘉之乱导致北方沦陷、皇室南渡的重大转折。西晋代表统一的中原政权,东晋则标志政治中心南移、与北方十六国对峙的格局,“两”字直观反映了这一政权在地域和时序上的二分性。来源:《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3. 文化学术的象征

    在文化语境中,“两晋”常与清谈玄学、文学自觉、书法绘画高峰等关联。此时期涌现了如陶渊明、王羲之、顾恺之等文化巨匠,《三国志注》《文心雕龙》(成书虽在南朝,但思想渊源属此期)、《兰亭序》等不朽之作,奠定了六朝风骨的基础。来源:《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两晋”作为历史术语,其词典释义核心在于界定西晋与东晋的朝代组合及其所承载的政治更迭、地域变迁与文化成就,是理解中古中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概念。

网络扩展解释

“两晋”是中国历史上对西晋(265年-316年)和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朝代的合称,共历时155年。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定义

两晋指西晋与东晋,合称源于两者同属司马氏政权。西晋由司马炎建立,定都洛阳;东晋由司马睿南迁后建立,定都建康(今南京)。两者在时间上前后衔接,但因地理和政治差异被分为两个阶段。

2.西晋与东晋的对比

3.文化与科技成就

4.民族融合与影响

5.历史评价

两晋时期以政权动荡、门阀政治和民族融合为特征,既是秦汉制度的延续,也是隋唐变革的过渡阶段。其文化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政治分裂与战乱也导致社会长期动荡。

扩展阅读:若需了解具体事件(如八王之乱、淝水之战)或人物(如司马炎、王导),可参考历史年表或专著《两晋悲歌》。

别人正在浏览...

摆浪白往黑来伴送别树一旗庳陋笔宣不丰不俭不恭卜揆长籍成育貙豻春词崔隤东床坦腹都团二代二江耳闻目览贰宪沸泻负义忘恩归道山跪毯贵星毫彘慌乱黄头女真搅计搅撒娇生惯养锦车使峻峭看城腊梨淋雨聋虫忙不择价冒处缗课顦悴区区之心忍辱负重容齿三良臣湿风视险若夷饰缘市卒嵩少讨话亭彩通古通情达理投险咸草限资嚣尘小鸟依人效死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