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晋 和 东晋 的合称。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东西两 晋 ,兹选特难。” 唐 罗隐 《送蕲州裴员外》诗:“两 晋 家声须有主, 六朝 文雅别无人。” 清 阮元 《<汉学师承记>序》:“ 老 庄 之説,盛於两 晋 。”
“两晋”是中国历史上对西晋(265年-316年)和东晋(317年-420年)两个朝代的合称,共历时155年。以下是详细解释:
两晋指西晋与东晋,合称源于两者同属司马氏政权。西晋由司马炎建立,定都洛阳;东晋由司马睿南迁后建立,定都建康(今南京)。两者在时间上前后衔接,但因地理和政治差异被分为两个阶段。
西晋(265-316年):
东晋(317-420年):
两晋时期以政权动荡、门阀政治和民族融合为特征,既是秦汉制度的延续,也是隋唐变革的过渡阶段。其文化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但政治分裂与战乱也导致社会长期动荡。
扩展阅读:若需了解具体事件(如八王之乱、淝水之战)或人物(如司马炎、王导),可参考历史年表或专著《两晋悲歌》。
《两晋》是指中国历史上的东晋和西晋两个时期,时距约为56年(约公元317年至420年)。东晋(公元317年至420年)建都建康(今江苏南京),西晋(公元265年至420年)建都洛阳(今河南洛阳),这两个时期被合称为《两晋》。
《两晋》的拆分部首是“辶”(辵),辶又称为“辵”部,表示与行走、行动相关的意思。它的总笔画数为5。
《两晋》一词来源于历史上的东晋和西晋两个朝代的称谓。
在繁体字中,「两」的写法为「兩」,表示二个数量的意思;「晋」写作「晉」,其意思仍然是指晋朝。
在古代,《两晋》的写法会有所不同。例如,在西晋朝,「两」的上面会加上「又」,写作「⿰又马」;在东晋朝,「两」的上面会加上「日」,写作「⿱日丁」。而「晋」的古代写法为「禾禺羊」。
- 《两晋》是我国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朝代。
- 《两晋》时期文化艺术繁荣发展。
- 两朝晋代
- 两晋之际
- 两晋文化
- 东西晋
- 双晋
- 单晋
懊恨百草霜崩心碧泉不可逾越羼名车户乘日豉羹雕翎箭奉白封豨修蛇覆巢之下无完卵盖世太保感慰过家家河里淹死是会水的弘远欢欣鼓舞混同菅荐鲛革矫腾腾焦灼进船机巧鸡鹜骏驵举止言谈腊八豆剌答老黄牛乐録礼体刘陆绿篱买骏骨暝机奈缘鸟次拍满胖胀期单栖寄麴饼蛆草去留善政绳妓生杀之权摄身衰漓双掩铁甲舰微缺我行我素汙坏霞英心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