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枭羹的意思、枭羹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枭羹的解释

以枭肉制的羹汤。古代夏至日皇帝制之以赐臣下,寓有除绝 * 之意。《史记·孝武本纪》“祠 黄帝 用一梟破镜”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 汉 使 东郡 送梟,五月五日为梟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 宋 苏辙 《学士院端午帖子太皇太后阁》诗之五:“百官却拜梟羹赐,凶去方知 舜 有功。” 明 夏完淳 《端午赋》:“萧条佳节,惨淡餘生。盘中角黍,杯底梟羹。” 清 钱谦益 《王氏南轩世祠记》:“流风浇薄,家训刓敝,衣冠华胄,天属近亲,靡不家饗梟羹,人怀鴟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枭羹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历史文化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需从字源、历史典故及文化象征三个层面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枭(xiāo)

    • 本义指猫头鹰类猛禽,古称“鸱鸮”。《说文解字》载:“枭,不孝鸟也”,因传说幼枭啄食母鸟,故被赋予“凶逆”的象征意义。
    • 引申为“魁首”“勇健”(如“枭雄”),或代指“斩首悬示”(如“枭首”)。
  2. 羹(gēng)

    指用肉类或蔬菜煮成的浓汤,先秦典籍中常见(如《左传》“染指于鼎,尝之羹”)。

二、历史典故溯源

“枭羹”特指汉代宫廷端午祭祀仪式中的特殊食品。据《汉书·郊祀志》记载,汉武帝时定五月五日为祭祀日,以枭肉制成羹汤,象征祛除邪祟。此俗源于上古“磔禳”(分裂牲体驱灾)之礼,因枭鸟被视为“食母”的恶鸟,烹煮其肉寓含“消灭不祥”之意。至《史记·孝武本纪》亦有“祠黄帝用一枭破镜”的记载,可见其与祭祀文化的紧密关联。

三、文化象征意义

  1. 除恶仪式符号

    枭羹是古代“以恶制恶”巫术思维的体现,通过烹食凶鸟表达对灾祸的厌胜,后演变为端午“压伏凶气”的礼俗(宋代《岁时广记》仍载此俗)。

  2. 政治隐喻

    汉代赐百官枭羹暗含“惩戒奸恶”的训诫,如《汉书》注引应劭曰:“欲使百官勤政,勿如枭鸟之恶。”

权威文献参考

“枭羹”一词承载了古代中国的动物崇拜、祭祀礼仪与政治伦理,其核心语义始终围绕“通过消灭枭鸟(恶的象征)以祈求祥瑞”的文化逻辑展开。

网络扩展解释

“枭羹”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历史背景与象征意义

  1. 仪式用途:
    枭羹是古代宫廷仪式中的特殊食品。因枭被视为“恶鸟”,食用其肉羹寓意消除邪祟,强化统治权威。

  2. 文献记载:

    • 《史记》注引三国如淳记载:“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
    • 宋代苏辙的诗句“凶去方知舜有功”也提及此习俗,反映其文化延续性。
  3. 时间差异:
    不同朝代可能选择不同日期,汉代为五月五日(端午),而宋代则与夏至关联,体现习俗演变。


相关扩展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细节,可参考《史记》或宋代诗词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鳻鶞布陈昌教成效出景榱崩栋折弹体點定敌不可纵第赏东郭之畴抖颤嚲翠凡调番人含襚皇命葫芦蹄渐巧交缠挤擦解当铺解语惊散肌肉玉雪寄身宽嘿夸诬苦槠劣等林府蒙学墨海逆天犯顺偏好欠债且则弃甲丢盔渠魁遶围人影绰绰日冯入抄儒馆山妪神车死沉沉损寿调排铜浑仪煨炙文风不动文缀洿行乌焉成马狎躐象主献好仙液萧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