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37-1917)清末将领。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曾参加天地会起义,在广西云南边境组织黑旗军。后受越南约请,领兵赴越抗法。中法战争中受清政府改编,屡败法军。甲午战争时任帮办台湾防务,抗击侵台日军,后退回广东。辛亥革命后,曾任广东民团总长,不久辞职。
刘永福(1837年10月10日—1917年1月9日)是清末民初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民族英雄,其事迹主要围绕抗法援越与抗日保台展开。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的详细解释:
出身与早年
刘永福祖籍广西博白,生于广东钦州(今属广西防城港),家境贫寒。少年时期历经父母早逝,以佣工、滩师等职业谋生。1857年加入天地会反清起义军,逐步积累军事经验。
黑旗军的建立
1866年,他在广西归顺州(今靖西县)创立黑旗军,以七星黑旗为标志,后转战越南保胜地区(今老街),逐渐发展成一支纪律严明的武装力量。
抗法援越
抗日保台
晚年活动
辛亥革命期间,刘永福曾担任广东民团总长支持革命,后归隐钦州。1917年病逝,享年80岁。
历史地位
他被誉为“令中国人扬眉吐气的民族英雄”,其抗法、抗日事迹彰显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意志,尤其在台湾地区影响深远。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军事策略或具体战役细节,可参考地方志或专题研究文献。
刘永福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作人名,代表着一个人的姓氏和名字。
刘永福的拆分为“刂刄永福”,它们分别是刀刃的意思、永久的意思和幸福的意思。
刘永福的部首为刀部(刂)和禾部(禾),分别代表着刀和禾的部首。
刘永福的总笔画数为12画。
刘永福作为人名,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了很久。根据姓氏的起源,刘氏来源于姜姓,源于姜姓后裔。刘永福在现代也是一个常见的名字。
在繁体字中,刘永福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没有发生变化。
在古代,汉字写法常常有变化。然而,刘永福这个名字的写法并没有显著的变化。
1. 刘永福是一位非常勤奋的学生,兢兢业业地学习每一门功课。
2. 刘永福的演讲受到了热烈的掌声和赞赏。
3. 刘永福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一位优秀的音乐家。
组词:刘明永、刘永远、福永乐
近义词:刘永发、刘永春、刘永丽
反义词:刘短福、刘暂福、刘倒福
挨也邦佐奔随弁兵笔阁並頭紅邠诗袹首草鞋亲超救赤闲白闲驰誉吹散初九村老子错开弹唇刁风滴点短世丰篠粉芡果侠合杂轰隆隆黄钟调换亲聚议康平喟叹两周灵监六家七宗龙轜轮圈没葬鸣悃凝结旁乡千金一掷奇风异俗请业清祉趋战容芘深盟沈纡十二兽瘦筇衰促霜文丝抹讼树竦詟桃都山文箫伍侯五緉向壁效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