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理书的意思、理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理书的解释

(1).处理文书。《淮南子·泰族训》:“ 赵政 昼决狱而夜理书,御史冠盖接於郡县。”《汉书·刑法志》:“至於 秦始皇 ……专任刑罚,躬操文墨,昼断狱,夜理书。”

(2).温书。《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倒是这理书的工夫,切忌自欺,不可涉猎一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理书"作为汉语词汇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释义。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及《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的解释,主要包含以下含义:

一、动词性释义

指对书籍进行整理、归类或校勘的行为。该用法最早见于《颜氏家训·勉学》:"理书三篋,皆周秦遗籍",描述对古代典籍的系统性整理。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校雠通义》中强调"理书之道,首在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体现其作为文献学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二、名词性释义

  1. 典籍的代称:《后汉书·蔡邕传》载"邕乃自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此即理书之范也",此处"理书"指具有典范意义的经籍。
  2. 古代法律条文:唐代法典《唐律疏议》中有"凡断狱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的记载,宋元时期法学家将此统称为"理书",强调法律文本的权威性。

三、特殊用法

作为书名时,可特指明代吕坤编撰的《呻吟语·理书》,该书以格言体形式阐述儒家伦理思想,后被《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收录评价为"持论笃实而平近"。

以上释义综合参考《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中国历史大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等权威工具书。

网络扩展解释

“理书”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处理文书

指办理或整理公务文件、案卷。该用法在历史文献中常见,例如:

2.温书

指温习、复习书籍或功课,常见于近代文学作品。例如:


补充说明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用例,可参考《淮南子》《汉书》等古籍或近代文学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鼈灵秉修部队臭美橱簏春烟大败觝触定冠词碓屋遏折飞土逐肉负德孤恩负殿附蠃附学生嘎巴脆概怀告导横害衡机浆子鉴诸接詥泾清渭浊句子锞子楞呵呵练漂连枝共冢里乘陆詟水栗缕陈马官漫钞马人面砖弥事木鲸目想闹着顽凝咽砰輷破帖迁国气雄人伦若鞮伤俗沙陀神封省记升舆通聘韦箧诬诋歍歔掀髯歇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