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隶妾的意思、隶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隶妾的解释

汉 代处罚女犯的一种刑名。详“ 隶臣妾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隶妾"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与刑罚制度中的专有名词,特指秦汉时期因本人犯罪或受亲属连坐而被官府没收为官奴婢的女性。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字义与法律定义

  1. "隶"的本义

    源于《说文解字》:"隶,附著也",本指附属、隶属,后引申为受官府役使的奴隶。在秦汉律法中,"隶"指因罪没入官府的奴仆。

  2. "妾"的语境义

    "妾"在秦汉简牍中并非仅指妻妾,而是与"臣"(男性奴仆)相对,泛指女性奴仆。如《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载:"妻妾,隶也",明确其奴婢身份。

  3. 合称的法律属性

    "隶妾"作为法定身份,见于《睡虎地秦简》《张家山汉简》等出土文献。例如:

    "隶臣妾"(男女合称)为官府所有,需服劳役、受监管,婚嫁受限,子女世袭为奴(《秦律十八种·仓律》)。


二、社会地位与劳役内容

  1. 身份卑微性

    隶妾属"刑徒"与"官奴婢"双重身份,社会地位低于平民(庶人),《二年律令·贼律》规定:杀伤隶妾者量刑轻于杀伤庶人。

  2. 劳役范围

    据秦简记载,隶妾需从事:

    • 手工业(纺织、制衣)
    • 农业耕作
    • 官府杂役(炊事、清洁)
    • 狱中辅助性工作(《秦律·工人程》)。

三、来源与身份变更

  1. 主要来源

    • 本人犯罪(如盗窃、逃亡)
    • 亲属连坐(如丈夫谋反,妻女没官)
    • 战俘或人口贩卖(部分案例)。
  2. 摆脱身份的途径

    • 赎免:亲属以军功或钱财赎身(《秦律·军爵律》)。
    • 赦令:新帝登基或大赦时释放。
    • 年限赎买:汉代部分隶妾可通过服役年限换取自由(《张家山汉简·亡律》)。

四、学术研究价值

"隶妾"制度是秦汉社会阶级结构的缩影,反映早期法制中:


主要参考文献来源:

  1. 睡虎地秦墓竹简整理小组. 《睡虎地秦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1990.
  2. 张家山汉墓竹简整理小组.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 文物出版社,2001.
  3. 许慎. 《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1963年影印本.
  4. 邢义田. 《秦汉的律令学》. 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82.
  5. 朱红林. 《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研究》.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

网络扩展解释

“隶妾”是汉代对女性罪犯的一种刑罚名称,属于“隶臣妾”制度的一部分。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1. 基本定义
    “隶妾”指汉代因犯罪、被俘或亲属连坐而被贬为官奴婢的女性。对应的男性刑罚称为“隶臣”,两者合称“隶臣妾”。这一刑罚最初在秦代是终身制,但汉文帝时期改革后规定了刑期:隶臣妾服刑满一年可免为庶民。

  2. 刑罚内容
    受刑者需从事官府劳役,失去自由身份,地位低于平民。其来源包括:

    • 自身犯罪
    • 战争中被俘
    • 因亲属犯罪受连坐牵连。
  3. 历史演变
    秦代隶臣妾为终身刑,汉代文帝时期通过《汉书·刑法志》记载的刑期改革,将隶臣妾纳入有期徒刑体系,成为后世徒刑制度的雏形。

  4. 词义延伸
    现代汉语中,“隶妾”也被引申为成语,比喻受制于人、丧失自由的处境,例如形容古代家庭中地位低下的婢妾。但需注意这是词语的比喻用法,与原始刑罚含义有所不同。

扩展说明
“隶臣妾”制度体现了早期中国法律中的身份刑特征,将刑罚与身份降级结合。相关研究可参考《汉书》及秦汉简牍文献(如睡虎地秦简)中的具体案例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隘害白紬白胶香白水鉴心悲婉编审柴毁怊怊重规叠矩大关倒曹大喜过望等温线调防对得起范蔡故家子弟古门道国富兵强鼓石还欵昊天罔极黑灯下火伽楠江门坚守不渝结庐吉土就句对刻骨仇恨孔时贶饯獜獜利通直龙门二十品笼制马溜慕声蝻虫哪会儿漂游平澹无奇迫蹵凄黯嘁哩喀喳青纸七煞圈套人马软红十丈沈到首尾相衞庶位偷娱五丁仙龛先亲后不改萷槮嚣外西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