隘害的意思、隘害的详细解释
隘害的解释
险隘要害之处。《文选·张衡<东京赋>》:“且天子有道,守在海外,守位以仁,不恃隘害。” 薛综 注:“隘,险也。”
词语分解
- 隘的解释 隘 à 险要的地方:隘口。要隘。关隘。险隘。 狭窄:隘巷。隘路。狭隘。 穷:隘穷。隘窘。贫隘。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号:
- 害的解释 害 à 有损的,与“益”相对:害虫。害鸟。 引起灾难的人或事物,坏处:害处。祸害。灾害。为民除害。 使受损伤:害人。损害。伤害。危害。 发生疾病:害眼。 心理上发生不安定情绪:害羞。害怕。 杀死:杀害
专业解析
隘害是古汉语复合词,需拆分单字释义并结合典籍用例理解其内涵:
一、单字本义
- 隘(ài)
- 本义指狭窄、险要之地。《说文解字》:「隘,塞也」,引申为心胸、见识的局限。如《诗经·大雅》:「诞置之隘巷」,注疏称「隘」含「迫窄」之意。
- 害(hài)
- 原指损伤、祸患。《说文》:「害,伤也」,后扩展为有害的事物或行为,如《尚书》「不作无益害有益」。
二、复合词释义
「隘害」指因狭隘而产生的危害,强调认知或行为的局限性导致的负面后果。其核心含义为:
- 心胸狭窄引发的弊端:如《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朱熹注指出小人因「隘」而多忧害(《四书章句集注》)。
- 目光短浅造成的损害:王夫之《读通鉴论》批评「隘于所见」致决策失误,终成祸害。
三、典籍用例
《荀子·修身》:「狭隘褊小,则廓之以广大」,虽未直用「隘害」,但「狭隘」与「害」的关联已隐含其中——狭隘心性需以广博化解,否则将衍生危害。
四、近义词辨析
- 狭隘:侧重空间或心胸的狭窄(中性)。
- 隘害:强调因狭隘导致的实质性损害(贬义),如《宋史》评「执拗隘害」指固执己见酿成恶果。
权威参考来源
-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隘」「害」字条
- 《辞源》(第三版)「隘」项释义
- 《王力古汉语字典》「害」字用例
- 《四书章句集注》(朱熹,中华书局)
- 《读通鉴论》(王夫之,中华书局)
- 《荀子集解》(王先谦,中华书局)
网络扩展解释
“隘害”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ài hài,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
地理层面的解释
指险隘要害之处,常用于描述地形险要、易守难攻的战略要地。例如《东京赋》中提到“守位以仁,不恃隘害”,强调治国应依靠仁德而非仅凭地理险要。
-
比喻层面的引申
引申为心胸狭窄、不容他人,形容人缺乏包容性。这一用法通过“隘”(狭窄)与“害”(损害)组合,暗指因狭隘而带来负面影响。
二、出处与用法
- 文献来源:最早见于东汉张衡的《东京赋》,原文为“守在海外,守位以仁,不恃隘害”,薛综注“隘,险也”,说明其原义与地理险要相关。
- 现代应用:现多用于书面语或成语中,既可描述具体地形,也可批判性格缺陷。
三、近义与反义
- 近义词:险隘、要害、狭隘(比喻义)。
- 反义词:开阔、坦荡(地理或性格层面)。
总结来看,“隘害”兼具地理与性格的双重含义,需结合语境判断具体指向。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东京赋》原文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闇夫百品味百页半瓶子醋暴刻宾宾伯兄波喳草灰差愈乘鸾女触目伤怀凋枯掉羽饿殍放滥封廕复读光劭国典过片呵导诃佛骂祖合埶后素洊逼皆大欢喜桀木靖节津主赆助鹫翎聚观看家戏空室老雕虫砺齿渌波橹轮落驿埋光梅帐门官拿架子内逼内声弄斧班门破关潜映秦嘉遒艳实验田贳账淘澄飞跌填鸭式题说问卦物范污泥叶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