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莅盟的意思、莅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莅盟的解释

会盟;缔结盟约。《穀梁传·僖公三年》:“公子 季友 如 齐 莅盟。”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史料一·裕靖节公殉难》:“一日, 裕公 望见 招寳山 上有白旗,颇心疑之,乃劝 步云 以竭诚报国,且与之盟; 步云 伪称足疾,勉强莅盟。”

涖盟:参加盟会。《春秋·僖公三年》:“冬, 公子友 如 齐 涖盟。” 孔颖达 疏引《公羊传》:“涖盟者何,往盟乎彼也。”《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十年》:“ 燕 主 跋 与 夏 连和, 夏王 勃勃 遣御史中丞 乌珞孤 如 燕 涖盟。” 胡三省 注:“ 春秋 之时,列国释仇通好,两君不及相见而盟,必使其臣涖盟。”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六:“於是遣使往 江华岛 涖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莅盟”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中略有差异,主要涉及政治、外交或人际交往中的盟约行为。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莅盟(拼音:lì méng)指参与盟会或缔结盟约的行为,常见于古代文献中描述国家间或重要人物之间的结盟活动。

二、具体解释

  1. 古代政治外交场景
    指两国或诸侯派代表到约定地点会盟,如《穀梁传·僖公三年》记载:“公子季友如齐莅盟”,即鲁国公子季友前往齐国参与盟会。

  2. 缔结盟约的过程
    强调盟约的正式性与仪式性,例如清代薛福成《庸盦笔记》提到官员“勉强莅盟”,体现盟约的严肃性。

  3. 现代扩展含义
    在当代语境中,可引申为高层人士或组织间的协商合作,如领导人共同签署协议、达成共识等。

三、相关用法

四、权威来源说明

以上解释综合了《穀梁传》、清代文献及现代词典的释义(参考、5)。若需查看更多用例或历史背景,可查阅《春秋》相关注释或古代政治史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莅盟》的意思

《莅盟》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主持会盟、参加盟约。

拆分部首和笔画

《莅盟》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为“艹”和“皿”,共计14个笔画。

来源

《莅盟》是一个古代词语,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二年》中,用来描述君王参加盟约的场景。

繁体

《莅盟》的繁体字为「蒞盟」。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时候的汉字书写中,莅的艹部写作「荆」,盟的皿部写作「甕」。由于书写形式的演变,现代汉字书写将它们简化为「艹」和「皿」。

例句

1. 君王亲自莅盟,彰显了他对盟约的重视。

2. 晚辈代表也将莅盟,共同见证这个历史性的时刻。

组词

莅临、莅党、莅会、莅事、莅台、莅效等。

近义词

参加、主持、主办、出席、加入。

反义词

脱离、退出。

别人正在浏览...

悲笳敝苴驳子财産惨无人道怅塞伧鄙蛓毛鹰大决稻鼈点发彫疏东零西散翻然改悔风言俏语風則抚集涫汤酤酒故然猴枣夾裆殭尸积害激灵巾帼惊位金蕊金丝草机器隽英啦啦队缆索蓝田玉两眼一抹黑绿林起义锣鼓喧天美材梅润铭旐莫弗闹鹅淖尔跑槽谴咒悄无声息亲交琼乳让职日注润赂散振生杀神仙窟淑质恬泊体贰同文共轨相盈小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