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的意思、梁实秋的详细解释
梁实秋的解释
梁实秋(1902-1987) : 作家,翻译家。浙江杭县(今余杭)人。1923年留学美国。回国后曾任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校教授。1949年去台湾任教。著有散文集《雅舍小品》、《沉思录》、《秋室杂忆》、《文学因缘》等。从30年代起至1967年止,完成《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
词语分解
- 梁的解释 梁 á 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泛指水平方向的长条形承重构件:房梁。栋梁。梁上君子(指窃贼)。 桥:桥梁。津梁(渡口和桥梁,借指学习的门径)。 器物、身体或其他物体上中间高起的部分:鼻梁。山梁
网络扩展解释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原名梁治华,字实秋,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和翻译家。以下是对其生平与成就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信息与背景
- 本名与笔名:原名梁治华,字实秋,号均默,笔名包括子佳、秋郎、程淑等。
- 籍贯:祖籍浙江杭县(今杭州),出生于北京。
- 教育经历:1915年考入清华学校(今清华大学),1923年赴美留学,专攻英语与欧美文学。
二、学术与职业经历
- 任教经历:归国后,曾于南京东南大学、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校任教,并担任外文系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 翻译成就:国内首个系统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耗时近40年独立完成《莎士比亚全集》40卷翻译,被誉为中国翻译史上的里程碑。
三、文学贡献与观点
- 散文创作:代表作《雅舍小品》系列散文集,以幽默典雅的语言风格著称,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出版最高纪录。
- 文学主张:主张文学无阶级性,反对政治化创作,曾与鲁迅等左翼作家展开激烈论战。
- 文学批评:出版《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等文艺批评专著,强调理性与纪律在文学中的作用。
四、思想与影响
- 对“勤”的阐释:在散文《勤》中提出“懒惰是人性,自律方得自由”,倡导通过自我约束实现人生价值。
- 文化融合:作品兼具传统文人的雅致与西方人文主义精神,被誉为“中西合璧的文学典范”。
五、故居与纪念
- 青岛故居:位于鱼山路33号,是其创作《文艺批评集》和翻译莎士比亚的场所。
- 台北故居:现为历史建筑,2012年起开放参观,保留其生活痕迹与学术交流场景。
梁实秋以两千万字的著作量、跨领域的学术成就,以及对现代汉语散文的革新,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
网络扩展解释二
《梁实秋》的意思
《梁实秋》是一个人名,用来指代中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和翻译家梁实秋。
拆分部首和笔画
《梁实秋》的拆分部首分别是木、心、禾,总共有13个笔画。
来源
梁姓是中国常见的姓氏之一,实秋是个人名,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没有特定的源头。
繁体
《梁實秋》是《梁实秋》的繁体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梁实秋的写法没有明确的变化。现代人通常使用简化字写作“梁实秋”,而不使用古代写法。
例句
他的作品与《梁实秋》的风格相似,让人回味无穷。
组词
梁山、梁家、实事求是、禾苗实实、秋天
近义词
梁鸿、梁白、秋实、实秋
反义词
王明、林黛玉、春天、虚构
别人正在浏览...
鼈臑佛貍捕影拿风呈本持胜邓禹电子学刁小丁块柴东内法要蜂虿起怀风概風味改恶向善鼓山禾乃黄耄黄童白颠佳节降附降神交浅言深郊垧季末近目矜制妓堂击玉敲金镌减阔叶树厉爽例直忙于满目荆榛绵剧尼寺俳儛拚弃湓浦口皮带潜搆牵牛敲句清尘日边软组织三班借职生力军时方舐痈吮痔炭精谈资特长条昶庭轩丸兰物估萧帝寺宵旰焦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