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方言。烧火用的木柴,也叫劈柴。 周立波 《盖满爹》:“享堂里的地上烧着一堆丁块柴,烟焰飞腾。”
“丁块柴”是一个具有方言特色的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丁块柴”主要作为方言词汇使用,指代劈开的木柴,具有明确的生活场景指向性。如需更详细的语言学分析,可参考《汉典》等专业词典。
《丁块柴》是一个固定搭配的成语,意为小块木柴。在日常生活中,丁块柴常用来作为火源以供取暖、做饭等。
拆分的部首是“木”,表示与木材有关。《丁块柴》由6个字组成,共12个笔画。
《丁块柴》源于中国古代的《诗经·小雅·节南山》:“丁丁南山有丁者兮,实丁丁其犹未央。”其中的“丁丁”一词指的即是丁块木柴。
在繁体字中,“丁块柴”保持不变,仍然写作“丁块柴”。
古代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古时候,“丁块柴”的写法为“丁塊柴”,字体更加古朴、形状较为简单。
1. 老农正在山上劈着一块块丁块柴。
2. 冬天到了,我们需要大量的丁块柴来取暖。
丁块柴可以与其他词组成不同的组词,例如:
1. 丁柴塊
2. 木柴丁
3. 柴块烧
与丁块柴意思相近的词语包括:
1. 小木材
2. 火柴
3. 燃料块
与丁块柴意思相反的词语包括:
1. 大木柴
2. 树桩
3. 火山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