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车裂的意思、车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车裂的解释

[turn sb. asunder in ancient China by five carts] 用五辆车把人体撕裂致死,是古时的一种酷刑

详细解释

俗称五马分尸。古代酷刑的一种。原为车裂尸体,将被杀之人的头和四肢分别拴在五辆车上,以五马驾车,同时分驰,撕裂肢体。亦有车裂活人者。《左传·襄公二十二年》:“昔 观起 有宠於 子南 , 子南 得罪, 观起 车裂。”《史记·秦本纪》:“及 孝公 卒,太子立,宗室多怨 鞅 , 鞅 亡,因以为反,而卒车裂以徇 秦国 。”《三国演义》第四回:“ 孚 瞪目大喝曰:‘汝非吾君,吾非汝臣,何反有之?汝罪恶盈天,人人愿得而诛之!吾恨不车裂汝,以谢天下。’”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六章:“ 淮阴侯 榜掠於鐘室, 斛律光 杖死於凉风,其他布袜之塞,蝎盘之设,车裂之痛,孰非王公卿相哉?”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车裂”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酷刑,又称“五马分尸”或“五牛分尸”,其含义及历史背景如下:

1.定义与执行方式

车裂是将人的头部和四肢分别绑在五辆马车(或直接用五匹马、牛)上,向不同方向拉扯,使身体撕裂致死。受刑者会经历极大痛苦,尤其在肢体被拉扯时,最终身体被分裂为五至六块()。

2.别称与演变

3.历史应用与目的

车裂作为极刑,主要用于惩罚重罪(如谋反、弑君),通过公开行刑震慑民众,强化统治权威()。春秋战国时期较为常见,例如商鞅、吴起等历史人物均受此刑。

4.评价与争议

从现代视角看,车裂因极度残忍且违反人道主义原则而受到批判,体现了古代刑罚的严酷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成语中的比喻义(如“矛盾对立无法调和”),可参考词典类释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车裂的意思

《车裂》是指将人绑在两辆反方向行驶的车辆之间,使其身体被拉扯成两段的残忍刑法。这种刑法常被用来对待叛乱分子或重罪犯。

拆分部首和笔画

《车裂》共包含两个部首,左边的部首为“车”(che1),右边的部首为“⾦”(jin1)。它的总共有20划。

来源

《车裂》这个词最初出现在古代中国,是一种残酷而残忍的刑罚。据史书记载,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5年至220年)就开始使用车裂这种刑法。而在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9年),则采用“五马分尸”这种类似的刑罚。后来,车裂这种残忍的刑法延续至明清时期(14世纪至20世纪初),直至法制进步废除这一刑罚为止。

繁体

《车裂》的繁体字形式为「車裂」。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汉字中的《车裂》写作「車裂」。与现代汉字相比,古代汉字的字形稍有不同。

例句

1. 古代中国对待重罪犯的手段之一就是车裂。

2. 在历史上,一些叛乱分子被判处车裂的残酷刑罚。

组词

1. 车轮

2. 裂缝

3. 车祸

4. 刑罚

5. 反叛

近义词

1. 反人类

2. 分尸

3. 五马分尸

4. 酷刑

5. 拷打

反义词

1. 仁慈

2. 宽容

3. 饶恕

4. 温和

5. 宽大

别人正在浏览...

媕妸阿权膴仕白首一节北堂书钞避炎不効碜话痴云纯阳子龊巷出师无名澹薄鼎助冻研飞影分碎革轨过板慧质火毳家书抵万金借宿尽爱静脉压迳自积粟急早鞙佩决坏钧调举奏浪花雷祖寥纠历聚淩藉漏疮旅愁马前卒魔怪扭绞醲醕刨根究底皮屦瓶颈切理厌心切磨骑楼凄悯起泡宂坌赛具伤风败俗生产操双眸贪路望风而溃危豁咸擢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