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八寸策的意思、八寸策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八寸策的解释

古代书写《论语》的竹简。《北史·徐遵明传》:“ 遵明 见 郑玄 《论语序》云‘书以八寸策’,误作‘八十宗’,因曲为之説。其僻也皆如此。” 章炳麟 《文学总略》:“‘传’者,‘专’之假借……专之得名,以其体短,有异於经。 郑康成 《论语序》云:‘《春秋》二尺四寸,《孝经》一尺二寸,《论语》八寸。’此则专之简策,当復短於《论语》,所谓六寸者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八寸策”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种简册形制,特指长度为八寸(约合18.42厘米)的竹简或木牍。该词由“八寸”和“策”两部分构成:

  1. 词源解析

    “策”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简也”,指编连成册的竹简或木片,用于书写典籍、文书。据《礼记·中庸》注疏,古代简牍长度因内容用途而异,八寸策多用于记录短篇文告或辅助性注释,与“三尺律令”(长简)形成对比。

  2. 典籍出处

    汉代学者郑玄在《六艺论》中提到:“《易》《诗》《书》《礼》《乐》《春秋》策皆尺二寸,《孝经》策八寸,以作纬候之书。”此处“八寸策”专指《孝经》等典籍的简册规格,体现古代礼制对文献载体的规范(来源:汉典网《说文解字》条目)。

  3. 文化意义

    八寸策作为古代文献载体,反映了先秦至汉代的书写制度。其长度符合“短书”特征,常见于辅助性文本或便携式文书,如《论衡·谢短篇》所载“二尺四寸,圣人文语……八寸为短,非经典之策”(来源:国学大师网《论衡》原文库)。

  4. 考据争议

    部分学者认为“八寸”为周代度量单位,实际长度因历代尺制变化存在差异。王国维在《简牍检署考》中结合出土实物推断,汉代八寸策约合18-19厘米,与战国楚简中的“短简”规格相符(来源: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简牍检署考》章节)。

网络扩展解释

“八寸策”一词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需结合不同文献来源综合理解:

一、字面含义(实物指代) 指古代书写《论语》的竹简,长度为八寸。这一说法源自《北史·徐遵明传》及章炳麟《文学总略》的记载,提到古代典籍的简策长度差异:《春秋》二尺四寸,《孝经》一尺二寸,《论语》八寸。此处的“策”即竹简,是古代书籍的载体形式。

二、引申含义(成语用法) 比喻谋略高明、策划周密的计策,用于形容巧妙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该成语典故有两种说法:

  1. 一说源自《史记·平津侯列传》中汉代官员郭昌平定叛乱时使用的巧妙策略;
  2. 另一说认为与竹简长度相关,因《论语》内容精炼,八寸简策象征智慧的高度凝练。

使用注意

两种解释的差异源于不同文献记载角度,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词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白鮝惭恨餐室蚕衣岔流觇侦刺蝥抵谰峨鬟芳林苑干恩荫膏馥隔条广广过车国纪昏夜火架虎翼肩轝畸民进筑卷叶聚汇居所考系鎯铛朗啸吏额临时动议留中笼肉緑珠井冒没髦倪麑卵平拱平心耆臣骑鲸鱼穷黎秋叶绳其祖武盛意申舒瘦骨嶙峋黍离顺水行舟硕志梳栉碎花谈麈挺脱颓竞文选楼握要无赖贼五灵神献策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