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西泠派的意思、西泠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西泠派的解释

见“ 西泠十子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西泠派,是中国篆刻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流派,特指清代中期以杭州为中心、以丁敬为开山鼻祖的篆刻家群体及其艺术风格。它也被视为“浙派”篆刻的核心与代表。

  1. 定义与核心:西泠派是以地域(浙江杭州,西泠即西湖孤山一带)命名的篆刻流派。其核心宗旨是力矫元明以来篆刻创作中陈陈相因、流于妍媚纤巧的积弊,主张回归秦汉印章传统,并融入金石学研究成果,追求古朴浑厚、雄健苍劲的艺术风格。其开创者丁敬提出“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的艺术主张,强调兼收并蓄与创新。

  2. 起源与代表人物:该派发轫于清代乾隆年间(18世纪)。创始人丁敬(1695—1765)是公认的领袖,其篆刻刀法以切刀为主,线条古拙涩劲,章法错落有致,开创了全新的风貌。继起者有蒋仁、黄易、奚冈,与丁敬并称“西泠四家”或“浙四家”。后续的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八位重要印人,被合称为“西泠八家”,将浙派艺术推向鼎盛并影响深远。

  3. 艺术风格特点:

    • 刀法:以切刀法为主要特征,通过连续的短切动作刻出线条,形成独特的波磔起伏、顿挫涩进的“金石味”,线条效果古拙生辣、苍劲质朴。
    • 篆法:取法广泛,上溯秦汉玺印,旁及六朝唐宋官私印,并融入金石碑版文字,字形结构方折刚健,富有变化。
    • 章法:布局强调疏密对比,注重虚实呼应,追求自然天趣与整体气势的和谐统一。
    • 审美追求:整体风格以阳刚、古拙、浑厚、生涩为主,一扫时弊,树立了清刚朴茂的典范。
  4. 影响与地位:西泠派(浙派)的崛起,是篆刻艺术史上承前启后的里程碑。它成功扭转了印坛风气,极大地推动了清代篆刻艺术的复兴与繁荣,对后世直至近现代的篆刻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1904年成立的西泠印社,即得名于西泠印派,旨在保存金石、研究印学,成为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的学术重镇,也彰显了西泠派在印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主要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西泠派是明末清初活跃于杭州西湖一带的诗人团体,其核心成员被称为“西泠十子”。以下是关于该流派的详细解释:

1. 起源与成员
西泠派形成于顺治、康熙年间,因杭州西湖的西泠桥(又称西陵桥)得名。主要成员包括陆圻、柴绍炳、沈谦、陈廷会、毛先舒等十位诗人。他们曾与陈子龙等人在西湖结社,后独立发展为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学流派。

2. 文学主张

3. 代表作品
柴绍炳与毛先舒合编的《西泠十子诗选》是该派重要文献,集中体现了其文学思想和创作实践。

4. 历史影响
作为云间词派的分支,西泠派在清初词坛承前启后,其兼容并蓄的风格对后世浙西词派有一定启发作用。

注:部分资料中“西泠派”与“西泠十子”常混用,但严格来说前者更侧重文学主张,后者指代具体诗人群体。

别人正在浏览...

安检百骸六藏白帢青衫暴戾坝田冰案捕影系风程酒城戍乘轝赤留乞良崇缅俶装大桀小桀当面输心背面笑道源躲穷独舞幡帜飞鞚刚简躬耕乐道官止神行晧然侯畿回冈矫情饰貌积极分子谨告禁系极诛镌阶开工看板娘孔雀东南飞廉按脸庞理解卖傲麪糊盆民谣褭娜暖炉平民椌楬人心难测三十六郡上上似水流年衰瘵踏白太古讨负天顶透额罗献替可否效地锡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