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躬耕乐道的意思、躬耕乐道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躬耕乐道的解释

谓亲自耕种,乐守圣贤之道。形容隐士的生活和节操。《三国志·魏志·胡昭传》:“ 昭 乃转居 陆浑山 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醒世恒言·张孝基陈留认舅》:“州郡俱举孝廉,凡五詔,俱以疾辞……隐於田里,躬耕乐道,教育二子。”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躬耕乐道”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为亲自耕种田地,并以遵循圣贤之道为乐,常用来形容隐士淡泊名利、安于田园的生活态度和节操。以下是详细解析:


词义分解

  1. 躬:亲自,亲身参与。
  2. 耕:耕种,指农业劳作。
  3. 乐道:以追求圣贤之道为乐,即信守道德学问。

成语出处与用法


文化内涵

该成语反映了中国古代士人“退隐守道”的理想,强调通过自给自足的农耕生活,保持精神上的独立与道德追求。与“归隐田园”“淡泊明志”等表达有相似意境。


权威释义参考

如需更多例句或近义词扩展,可查阅相关古籍或成语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躬耕乐道

躬耕乐道(gōng gēng lè dào)是一个成语,特指耕种田地的农民非常乐意,从心底愿意耕种的意思。该词汇的拆分部首为“艹”和“耒”,部首“艹”表示植物,部首“耒”表示耕作的农具。根据笔画的数目,躬耕乐道可被分为8画。

躬耕乐道这个词来源于《史记·弟子规》中的一句话,引用了古代圣贤孔子的话:“君子性非异也,善躬者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也,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者,不忧不惧,中离而应,六度恭而不失,四海求而不得,哉!躬有成名于前,古今将怀之。”这句话表达了孔子自强不息,勤勉耕耘的精神,以及乐在农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后来,人们就用“躬耕乐道”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个人勤劳耕作并且乐在其中。

躬耕乐道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为「躬耕樂道」。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整体结构相似。例如,在当时文献中,「躬」字有时候会写作「覡」或「匂」,「耒」字有时候会写作「耒」或「爻」。这些变体写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书法风格中出现过,但后来逐渐统一为现代字形。

以下是躬耕乐道的例句:

1.他对农田耕作的态度一直保持着躬耕乐道的精神。

2.这位农民每天都努力地躬耕乐道,以期丰收。

3.我们应该向孔子学习,始终保持躬耕乐道的精神,不断努力追求进步。

一些与躬耕乐道相关的词汇:

组词:躬行节约、躬行实践、躬懿子孙、耕耘田野、乐在耕耘。

近义词:田园之乐、务农乐道。

反义词:怠工轻田、玩乐不务农。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